一、经典解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老百姓不怕死,用死亡来威胁他们有什么用呢?如果老百姓真的害怕死亡,对那些为非作歹的人,把他们抓起来杀掉,谁还敢作奸犯科呢?正常情况下执行刑罚由专门机关人员执行。代替刑罚执行机关执行刑罚,好比代替木匠砍树。代替木匠砍树很少有不伤手的呢。
二、以经解经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与本章内容相关,都说明物极必反,过度惩罚会导致反抗的道理。
三、经史合参
昨天给一个经史合参学员回访,虽然该学员对经典做人学问有所了解,人际关系有所改善,将心比心反省也有所践行,但内心深处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不怎么认同。做人学问首先是养心,然后是养生。做人学问如果不能从趋利避害角度深入阐述,难以让学员从内心深处认同和践行。
前一篇: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浅析
后一篇:道德经第七十五章浅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