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朝文物】明仁孝文皇后青玉龙钮谥宝玺{朱棣后徐氏

(2010-08-15 10:25:45)
标签:

谥宝

玉宝

宝玺

印文

徐氏

玉龙

杂谈

分类: 明朝


此宝为一方残损之印,仅余原物的二分之一强,断裂处已经变酥变白,春余部份也有细微的裂纹,很明显经过火烧。宝为青玉质地,盘龙钮,龙头完好,微微上扬,双目前视,龙身微拱,两腿用力支撑着身体,给人以威猛之感。从现存的部分可以看出,此宝龙钮雕刻细腻,打磨光洁,显示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印文为阳文玉箸篆,布局严谨规范,每行四字,现仅存"天齐圣文皇后宝"七字。从龙钮风格、印文内容可以判定这是一方明代皇后的印章,且是一方皇后的谥宝。其中的"文皇后"三字很明白地告诉我们此宝的受谥人是明代永乐皇帝的皇后。作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有以下两点依据: 
其一,与文献记载相符。永乐皇帝的皇后明朝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的长女,永乐五年(1407)薨逝,尊谥为"仁孝皇后",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上尊为"仁孝慈懿诚明妆献配天齐圣文皇后"(《明史》卷113)。将史书记载的文皇后谥号与此次拍卖的文皇后的玉宝印文相比,除现存的七字付完全相同外,其余不完整的各字如"明"、"荘"、"配"等也一一相合。 
其二,与现有实物相合。明代上尊谥时所用谥宝共有三种,分别为绢宝、香宝和玉宝。其中绢宝用绢和纸糊制,上谥仪式完成后即焚化,世间不可能留存;香宝有用木雕制,在梓宫八葬时安置于陵寝中;玉宝用玉雕制,尊藏于太庙。现在发现的明代帝后谥宝只有出土于定陵的四方香宝,分别属于万历帝及其皇后。均用梨木制成,方形,上雕盘龙钮,印文为阳文篆书,四字一行。《明史》中记载明代玉谥宝为"篆文,广四寸九分,厚一寸二分,盘龙钮"。据此笔者在《明清帝后玺印"一书中对明代帝后的玉谥宝作过这样的推断:"这几件谥宝都是盘龙钮,与文献记载太庙玉宝制度相符。由此可以推知明代藏于太庙的玉谥宝也是这个样子,只是质地不同,做工相对精细而已。"将此文皇后玉宝与定陵出土的香宝对比,无论是印钮形式风格,还是印文篆法布局,都十分相似,如出一辙,可以确定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此次拍卖的文皇后玉宝为真品,同时也理一步证明了笔者的推断。 
明代帝后谥宝为什么没有保存下来的问题曾引起清代乾隆皇帝的注意,他在御制文《书明列代玉册事》中曾作过专考释。乾隆写道:"若其玉宝,则固囫囵之物,磨去其字,仍然一宝,改制它器,随意可成。且宋元近代,其册燹,迁其重器,宝失而册存,其理固然。"乾隆帝认为明代帝后玉谥宝或被改做它用,或毁于战乱之中,即将拍卖的这方文皇后玉宝经过火烧且已不完整,可以证明乾隆帝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的。 
从乾隆时期开始,人们便一直认为明代帝后的玉谥宝已经不复存在。现在这方文皇后谥宝几百年后重现于世,实在令人庆幸。尽管此宝殊损,但作为目前所见唯一的明代太庙尊藏的谥宝,其价值却不言而喻。 

转自徐皇后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