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感受的实修(内观治疗强迫症原理之感受篇)
(2017-06-04 12:43:57)
标签:
冰雨心理内观强迫症强迫症治疗内观治疗强迫症 |
声明:本文版权属冰雨心理工作室所有,未经授权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非法转载和使用。违反此声明者,冰雨心理工作室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强迫症的发病原理是:首先出现强迫念头(闯入性、不可控制性),这个强迫念头会给强迫症患者带来很强的焦虑,而强迫症患者会用思维或行为去解决或缓解这个焦虑,这样不仅解决不了焦虑(即使缓解也是短暂的),而且会在强迫的循环中越陷越深。
通过思维去解决焦虑叫强迫思维(强迫观念)。
通过行为去解决焦虑叫强迫行为。
所有强迫症状形成的核心就在这里,治疗强迫症的核心也是在这里。
在《活在当下的实修(内观治疗强迫症之思维篇)》一文中,讲述的道理是让自己活在当下,不通过思维或行为去解决焦虑。
如果强迫症患者能够做到接纳焦虑,让焦虑顺其自然,不通过思维或行为去解决焦虑,让焦虑自然的缓解,最后慢慢养成正确的思维行为模式,这样强迫症就康复了。
对强迫症患者来说,难点也就在这里,也就是无法真正做到接纳焦虑,即使口头上说接纳,潜意识里还是在对抗、解决焦虑。
为什么对强迫症患者来说,接纳焦虑是如此困难?
强迫症患者大都是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而又执着于完美主义,这样就导致了强迫症患者不允许任何“万一”的存在,不允许有任何焦虑的存在,所以接纳焦虑非常困难。
而实修内观的练习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让强迫症患者通过系统扎实的练习,逐渐做到接纳焦虑,让焦虑顺其自然,不通过思维或行为去解决焦虑,这样难点也就解决了。
这里面用到的方法是内观中的观(觉知)感受或四念处里的受念处练习。
焦虑是一种感受,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实修练习让自己做到接纳焦虑的感受,最后会超越焦虑的感受。
这是从感受的角度去治疗强迫症。
佛陀开示我们:感受分为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练习观(觉知)感受或修受念处的目标:对乐受不贪爱、不抓取;对苦受不抗拒、不对抗;对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保持平等心。最终会达到超越三种感受的目标。
一般人的苦受:痛苦、不舒服、烦躁、不安、焦虑、抑郁、生气、恐惧、愤怒等等;
强迫症患者的苦受:焦虑、恐惧、不安、抑郁等;其中最大的苦受是由强迫观念引发的强烈焦虑感受。
一般人的乐受:高兴、快乐、愉悦、舒服、成就感、满足感、优越感等。
强迫症患者的乐受:追求安全感、完美主义等;
不苦不乐受:无聊时、无事可做时。(按高标准要求也可定义为苦受)
强迫症患者就是在这三种感受中来回的轮转:遇到乐受(绝对安全感和完美主义)就极力的贪爱、抓取、怕消失、拼命要得到;遇到苦受(焦虑、不安、不完美)就极力的排斥、对抗、逃避、不接纳;遇到不苦不乐受时,不能安住于当下,想寻找乐受,没事找事,最后却找来了强迫。
现在用苦乐受转换原理解释强迫思维或行为加重、理论强迫、强迫症反复、转移注意力等现象。
强迫思维或行为加重:当强迫观念出现后,带来了很强的焦虑(苦受),强迫症患者对抗、不接纳焦虑(苦受),并通过强迫思维或行为解决焦虑获取了短暂的安全感(乐受),短暂的安全感一旦消失,强迫症患者又会极力排斥、对抗焦虑(苦受),再次通过思维或行为追寻绝对的安全感(乐受)。在强迫症患者的思维模式中,绝对的安全感是不存在的,所以这样做只会让强迫的心瘾越来越重,深陷强迫循环之中,这就是强迫思维或行为逐渐加重的过程。
理论强迫:当强迫症患者很痛苦(苦受)时,寻求解决痛苦的办法(寻找乐受),比如刚开始遇到“顺其自然”时,非常有效,痛苦很快缓解(得到乐受),体验到痛苦缓解后,又执着乐受、怕乐受消失、极力的排斥痛苦,所以非常“努力”强迫自己做到顺其自然,最后却发现怎么做也做不到,所以对理论产生了强迫。
转移注意力:当强迫症患者很焦虑(苦受)时,想缓解焦虑(寻找乐受),于是采取做事、锻炼、娱乐等方式让自己暂时忘掉痛苦,这样只是将症状或痛苦掩盖起来了,就像石头压草一样,并没有如实面对、接纳、化解焦虑,时间不久症状依旧甚至痛苦程度比以前更大了。所以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是不正确的。
强迫症反复:当强迫症患者通过自我调整状态慢慢好转,体验到相对快乐的感受(乐受),于是又对乐受产生强烈的执着、贪爱、怕消失,排斥焦虑痛苦的感受,这样又会进入了强迫的循环中。
而实修观(觉知)感受要达到的目标:当有乐受时,不贪爱、不抓取、享受当下;当有苦受时,不抗拒、不排斥、不逃避、包容、接纳、转化;当有不苦不乐受时,安住当下,顺其自然,平静中体验安详;
强迫症患者实修首先要达到的目标是:对焦虑不安的感受不抗拒、不排斥、学会与苦受共存(共处)、顺其自然、接纳。这样才能有效化解强迫症状。
当强迫症状来临时,强迫症患者要如实觉知症状带来的焦虑感受,包括心理感受和生理感受,更重要是要深入觉知由焦虑引发生理上的感受,最终达到接纳负面感受共存、共处,接纳、顺其自然、不排斥、不对抗的目标。
观(觉知)感受的练习方法以下几种。
1、四念处受念处修法:身体整体呈现什么感受就如实觉知这种感受;身体的哪个部位感受比较明显,就直接觉知那个部位的感受;不管是乐受、苦受还是不苦不乐受,都要保持平等心。对强迫症患者来说,焦虑的感受最明显,可以直接觉知焦虑的感受(心理感受和生理感受)。
2、葛印卡内观观感受方法:从头到脚,或从脚到头,有次序地移动觉知力并观察身体每一部分的感受,要客观的观察,对苦受、乐受或中性的感受保持平等心,并体验感受的无常变化性。(观感受主要以心理感受或负面情绪引发的生理感受为主)
3、黄庭禅坐观感受法:主要觉知、观照由负面情绪引起的黄庭部位气血起伏变化的感受,学会与负面情绪共处,解脱情绪的困扰。
(观感受的具体操作练习方法会在以后的文章详细表述。)
实相是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到、体验到或经验到的。
感受是实相,而强迫性念头是幻相,观感受可以让你从思维的幻相世界转换到感受的实相世界里来,活在实相的世界里。
纠缠于思维的幻相世界没完没了。
比如强迫症患者担心“控制不住自己伤害别人”(其它强迫观念以此类推),这是一个强迫念头,是幻相,不是实相。但是当出现这个强迫念头时,患者能体验到的是很强的焦虑感受,焦虑感受是实相。观感受的练习就是让你从思维的世界转换到感受的实相世界里,如实面对、觉知实相,看清实相,接纳实相,与实相共处。
在每个强迫症患者的内心深处都压抑了很多强迫的能量(《强迫的能量》一文有详细的表述),强迫的能量会以强迫症状的方式向外释放,在释放的过程中,强迫症患者体验到的是焦虑不安的感受。而观感受的练习就是让强迫的能量慢慢释放出来。
通过强迫思维或行为去解决、对抗、打压、排斥强迫的能量,只会让这股能量越来越大。
我们必须让强迫的能量释放出来才能走向康复,顺其自然、无为、接纳(理论实践)是让能量自然的释放,观感受(实修内观)也是让能量自然的释放。
强迫的能量释放的越多,强迫症康复的层次和稳定性就越高。
强迫的能量释放的越多,潜意识、深层次的根源问题解决的就越彻底。
在实修内观的道路上,希望每个强迫症患者都要踏踏实实、老老实实的练习,不要偷懒、投机取巧、耍小聪明、想走捷径,这些都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你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的。
每个强迫症患者都要对自己的成长进步负责,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有人能帮助到你,但没有人能替代你,唯有靠你自己。
无论大师、名师给你讲述多少理论、道理,也无论这些理论、道理是多么正确、完美、无可挑剔,也无论这些理论、道理是多么深深震撼你的心灵甚至会让你有“顿悟”的感觉,如果没有通过实修让它们成为自己的实际经验或体验,那这些理论、道理都不会真正属于你。
理可顿悟,事必渐修。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实修的原因。
(本文仅阐述内观治疗强迫症的原理,并不代表实修内观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