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师德建设三年规划实施方案
(2014-05-30 15:24:30)分类: 师德建设 |
深化师德建设三年规划实施方案
师德建设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事关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切实推动我校师德建设,不断提高师德的水平,牢固树立以德立教、为人师表的思想,确保师德建设活动取得实际成效,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践行德州市教育局党委
二、组织机构
1、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
组
副组长:杨金玲
组
李
负责方案的制定、实施细则的规划、各项活动的安排以及评价激励方案的制定。
2、成立教师职业特长申报、审定、评价委员会
主
副主任:杨金玲
刘玮玮
负责各专业教师职业特长申报指导与审批、过程中各项活动评价、阶段性和终结性成果的认定等。
3、建立领导责任制:
学校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总体规划和推进。学校领导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学校的师德建设工作,切实担负起领导和监督责任。在学校中形成领导到位、组织健全、分工明确、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的师德建设工作格局。
4、建立长效建设和管理制度:
学校领导班子要将加强师德建设的工作贯穿于文明单位创建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建立师德建设责任制,明确一级负责一级,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切实做到制度、组织、任务三落实。形成师德建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把师德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教师培养工作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师德建设和教育教学、学术素质相互促进,切实将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三、目的意义
制定第二个师德建设三年规划,目的是进一步深化师德建设,探索实现教师成长个性化服务方式,激活教师成长的潜能,开发教师个体的职业特长,形成教师的职业特色,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境界,培育名师名校和教育家办学的进程。规划的实施,对于进一步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激发教师的职业理想,激活教师的发展潜能,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境界,张扬教师职业特长,形成教师职业特色,出教育名师。
四、总体要求
实施师德建设第二个三年规划,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校长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运行实施。在充分尊重教师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让每位教师扬长补短,发挥自身的优势,以教师个体职业特长为深化师德建设的载体,服务教师的个性发展,形成教师的职业品质和特色,将教师个体的职业特长转化为学校发展的优势教育资源,以教师成长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五、分阶段深化实施师德建设三年目标规划
第一阶段:深化师德建设探索阶段,统一认识、完善方案、健全制度、全面展开。(2013年1月---12月)
1—4月份: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及《齐河县教育局关于深化师德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与要求,统一认识、增强教师的主动参与意识。同时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制定《齐河县第四实验小学师德建设规划方案》。
5月份:所有教师综合个人工作岗位的需要和专业特长的基础,每人申报一项职业特长,由教导处负责安排与汇总统计。
6月份:由教师职业成长申报、审定、评价委员会对每位教师所报个人职业特长,结合教师职业发展需要与学校软硬件条件进行审查、调整、审定,并报学校批准。
7—8月份:学校依据教师所申报的职业特长发展需要积极准备,制定教师职业特长成长规划与《教师职业特长成长档案》,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
9—12月份:为教师职业特长的自我成长阶段,领导小组和评审委员会指导与监督,保证人人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全员共同提高。
(1)远程研修交流活动。
(2)全员参与的特长讲课活动。
(3)职业特长教案评选活动。
第二阶段:深化师德建设实干阶段,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推广典型经验,总结完善,创建良好的师德氛围。(2014年1月---12月)
1—3月份:依据不同职业特长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把教师特长展示在课堂上,并进行阶段性总结表彰。
4月份:在表彰和总结的基础上对每位教师做出阶段性评价,每个学科写出阶段性总结报告,并举行公开课。
5—6月份:为教师职业特长的自我再成长阶段,通过体育节、艺术节、文化节等活动创造教师特长发展的展示平台,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
7—8月份:学校依据教师申报职业特长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培训学习,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丰富教师专业知识。
9—10月份:举办各学科磨课活动,评选各学科优质论文,助推教师成长。
11—12月份:教师职业特长课堂展示活动,每位教师推出一节精品课,展示教师阶段性成长成果,并广泛推广。
第三阶段:深化师德建设收获阶段,全面展开评比总结工作(2015年1月---12月)
1—3月份:举办教师职业特长比赛活动,进行学科领军人物评选活动。对涌现的典型进行宣传、表彰、奖励。
4—8月份:学校依据《教师职业特长成长档案》和终结性评比成绩对教师进行评价,推选确定各专业“齐河县教师职业特长建设名师”候选人。
9—12月份:归纳整理师德建设的系统材料,师德优秀论文集粹,教师职业特长成长档案,名师成功案例等,编辑教育专著;向县教育局“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汇报我校的工作情况,争创齐河名师,争创“德州市深化师德建设样板学校”。
六、运行方式和措施
(一)明确深化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二)成立深化师德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建立师德建设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措施和目标。
(三)每学期教师个人进行职业特长申报,由学校组织评审认定。
(四)引导帮助教师做好个人职业特长发展规划,制定职业特长成长三年发展计划书。
(五)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阶段任务、措施、目标,确定教师职业特长服务内容,设计实施个性化、人性化、过程化、有序化的服务方式。
(六)制定教师职业特长成长积分制评价办法。
(七)搭建教师职业特长成长平台:学习平台、研究平台、展示平台、激励平台。
(八)建立教师职业特长成长档案。
(九)加强考核。学校将加强对教师的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职晋级、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之一,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