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粤语语源,脷与敛(舌与舔)

(2019-10-26 22:57:16)
标签:

粤语

语源

历史

舌字在斯瓦迪士百词表中排44位。北方话一般用双音节词“舌头”,唯独广州方言将“舌”叫做“脷”,将舔舌叫做“敛脷”,敛,粤语借字也,读:廉2。有方家云:“舌”音近折(本),粤人求意头故将舌改为利而做出“脷”字。一般人大多相信呢个说法,从商业角度可能无可厚非,但从语源角度则可再议也。我啲知道,语言学家通常是将“舌”与“舔”结合起来讨论研究的,有学者认为呢对词系从一个词分化出来的。而响百越后裔语言中,舌(头)读音为:泰语 lin4、傣西 lin4、傣德 lin4、壮语 lin4、 布依 lin4、临高 lin4(以上读音可理解为“敛”)。对应之舔读音为:泰语 li:a2、傣西 le2、傣德 le2、壮语 li2、布依 zia2、侗语 lia2(以上读音可理解为“脷”)。而粤语(脷与敛)与以上呢两个读音有关,之不过与之相反罢了,即粤语中舌读舔音(即“脷”音),舔读舌音(即“敛”音),呢个现象响语言学是有好些相同例子的。所以,我觉得:脷与敛字都系来自古百越语,而唔系源于广东人求吉利嘅所为。(祈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