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语源,脷与敛(舌与舔)
(2019-10-26 22:57:16)
标签:
粤语语源脷敛历史 |
舌字在斯瓦迪士百词表中排44位。北方话一般用双音节词“舌头”,唯独广州方言将“舌”叫做“脷”,将舔舌叫做“敛脷”,敛,粤语借字也,读:廉2。有方家云:“舌”音近折(本),粤人求意头故将舌改为利而做出“脷”字。一般人大多相信呢个说法,从商业角度可能无可厚非,但从语源角度则可再议也。我啲知道,语言学家通常是将“舌”与“舔”结合起来讨论研究的,有学者认为呢对词系从一个词分化出来的。而响百越后裔语言中,舌(头)读音为:泰语
lin4、傣西 lin4、傣德 lin4、壮语 lin4、 布依 lin4、临高
lin4(以上读音可理解为“敛”)。对应之舔读音为:泰语 li:a2、傣西 le2、傣德 le2、壮语 li2、布依 zia2、侗语
lia2(以上读音可理解为“脷”)。而粤语(脷与敛)与以上呢两个读音有关,之不过与之相反罢了,即粤语中舌读舔音(即“脷”音),舔读舌音(即“敛”音),呢个现象响语言学是有好些相同例子的。所以,我觉得:脷与敛字都系来自古百越语,而唔系源于广东人求吉利嘅所为。(祈正)
前一篇:粤语语源,瞓厅底
后一篇:粤语语源,地、红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