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觅食:到长安吃日料

标签:
日本日本料理函馆东莞美食 |
分类: 美食美刻 |
继续城外觅食,这一站,我们到长安,当然不是古都长安,是东莞的长安镇。
为何到长安吃日料?因为这一带聚集了很多日本人与台商,
我们去的【函馆】所在的长青街相邻几条街的商铺95%为各式日本料理及日本人俱乐部,
剩余的5%则是台湾料理以及韩国料理。
这里的日本料理没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日料店名,大部分老板就是日本人,料理精致地道。
【函馆】入门时需要客人脱鞋,里面的木地板异常干净清爽也没有怪气味。
店里客人基本上都是日本人,偶尔听到的几句非日语也是台湾国语,
倒显得我和猪猪两个说着普通话的有些格格不入。
餐前的小食是鰤鱼炖萝卜。
鰤鱼其实未经求证,只是鰤鱼大根是日本煮鱼料理中很出名一道,我由此猜想而来的。
食材简单,但摆盘和做法都很精细,萝卜吸收了鱼的鲜味,软嫩而不烂,
鰤鱼特有的鱼脂肪甘香、肥美却不腻口,还有清甜的木鱼汤做铺垫,
光是餐前的小煮物就俘虏了我,让我对后续的食物很是期待。
猪猪不爱吃海鲜,对刺身更是兴趣寡然,因此刺身的部分,只叫了我爱的希凌鱼。
每次吃日料基本都会点希凌鱼,但从来不知本尊是何模样,也很好奇为何总有那么多的鱼籽,
此次借着写博,求助了下度娘,才恍然大悟!
原来本就没有什么希凌鱼这般的鱼类,它是由醋鲭鱼和蟹籽压制而成的,
而所谓的醋鲭鱼指的是米醋渍过的青花鱼……
不管如何,我还是很喜欢酸甜的希凌鱼籽在口中被咬开的感觉。
既然吃日料,寿司还是要应景的点一下。
我的吞拿鱼寿司和猪猪永恒不变的豆腐皮寿司,
吞拿鱼是我的,饭团子和豆腐皮都是他的。
对于食物我一贯是神农尝百草型,猪猪却是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型,
他爱吃的东西从来就是那几样,不管在哪,何种风味,
他也总是死心塌地、忠贞不二点他的“菜”,
很显然,根据上一篇《去东莞吃宵夜》里的烤鸡翅可以断定这是他的烤鸡翅……
我和猪猪是在日本大地震后的第四天去【函馆】的,
我们坐的包厢以屏风做隔断,因此隔壁几桌客人说话大声些还是可以听到的。
原以为日本地震,在外的日本人会心情沉重,
虽然听不懂日语,但很显然他们当天还真是兴高采烈,笑声连连。
烤秋刀鱼,只需少许盐调味就可享受到秋刀鱼的甘香滋味。
海鲜茶壶汤,最特别的莫过于茶杯里放了一小块柠檬。
海鲜汤料很足,肉眼可见的就有虾、鳕鱼、鲷鱼、湿地茸、蟹肉、蛤蜊……
将茶壶内的热汤斟入茶杯中,柠檬便发挥了它清爽解腻同时辟腥的作用,
这样自斟自饮,不紧不慢,百般滋味饶舌,极是惬意。
这一壶都被我一人饮完……
主食要了海鲜乌冬,精致的摆盘让简单的乌冬也有了不一样的定义,
如果你眼尖,还能看到锅子底下还垫了些白菜丝,白菜丝下才是防烫的碟子。
我不崇洋媚外,也并不喜日本人,但很欣赏日本人的细节之道,
或许有些细节国人并不以为然甚至不屑一顾,但任何时候注重生活品质,追求细节完美都不是过错。
许是受了环境影响,猪猪也跟着精细的给我分好了一碗。
因为地震,猪猪在日本的表妹和舅妈也回来了,
跟我们讲在日本公共场合丢了数次手机,但第二日在丢失地总能寻回。
不小心摔倒了,邻里纷纷不约而同前来探望、给予帮助……
加上围脖里看到众多日本人在大灾难面前表现的种种让我更是感慨,
也不禁作想什么时候国人能有如此素质?
文写偏了,我话多了,该有人说我不爱国,崇洋媚外了,
最后说一句“师夷长技”与爱国并不冲突的……
回到美食!我爱土豆!土豆泥、薯条、炒土豆丝还有这个焗土豆我统统来者不拒。
这一顿,我和猪猪唯一志同道合点的就是这个芝士焗土豆,
土豆品质不错,很“面”,焗好后入口松软,加上芝士非常好吃!
如果焗前能先用细盐抹下土豆,相信味道会更赞。
它是最后上的,我们两个明明很撑,但还是不知不觉你一口我一块的消灭光了。
餐后可选送雪糕或水果,猪猪自然不会错过他爱的巧克力雪糕,
嗯~这个矫情的人,雪糕他也只吃巧克力的。
【函馆】是有着家常的朴实、地道滋味却又不失精致的日料餐厅,
除了食物,我还喜欢在这儿不会被打扰,
我们坐在包厢里,服务员只有在上菜时才会主动进来,
如果我们另有需要,只需击掌几下服务员就会应声进来服务。
这样可比人杵在边上随时候命,眼巴巴的看你吃听你说自在贴心多了……
一起来微博:http://t.sina.com.cn/cissy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