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阿娇
阿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1
  • 关注人气: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2018-11-07 12:10:16)
分类: ╃┄┄计划篇┄┄╄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执笔人:项娇

一、学生情况分析

 1)班共计40,一(2)班共计39人,一(3)班40人。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有待加强。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总复习。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培养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1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1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1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1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17、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本学期教学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  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7、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1)教学重点:

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教学难点:

本册教材的教学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使课堂实现“堂堂清”。

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7、使用绿卡评价,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通过数学书法比赛,规范书写习惯

8、每周末发一张思维练习,每周评比思维之星”加强孩子的思维训练。

9、借助平台“作业盒子”,实行每周“计算之星”评比。

10、通过阅读数学《马小跳》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 次

日    

教学内容

课时

  

预备周

 

8.27-9.2

 

 

教师会议,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报到注册,始业教育。

1

9.3-9.9

常规教育

准备课数数

准备课比多少

1

1

2

93日中小学(幼儿园)正式上课。

2

9.10-9.16

位置

检测

讲评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2

1

1

1

教师节

3

9.17-9.2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5

中秋节放假(922~24日)

4

9.24-9.30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

 

5

10.1-10.7

 

 

国庆节放假(101~7日)

6

10.8-10.14

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

整理和复习

检测

讲评

认识图形

1

1

1

1

1

 

7

10.15-10.21

认识图形

检测

讲评

67的认识和加减

1

1

1

2

 

8

10.22-10.28

67的认识和加减法

5

 

9

10.29-11.4

8、9的认识和加减

5

 

10

11.5-11.11

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3

2

期中考试

11

11.12-11.18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整理复习

检测

讲评

1

2

1

1

 

12

11.19-11.25

11-20各数、读数、写数

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减法

2

3

 

13

11.26-12.2

数学乐园

检测

讲评

认识钟表

1

1

 

1

2

 

14

12.3-12.9

检测

讲评

9加几

1

1

3

 

15

12.10-12.16

8、7、6加几

5、4、3、2加几

3

2

 

16

12.17-12.23

5、4、3、2加几

整理和复习

3

2

 

17

12.24-12.30

检测

讲评

总复习

1

1

3

 

18

12.31-1.6

总复习

4

2019年元旦放假

19

1.7-1.13

总复习

5

 

20

1.14-1.20

期末检测

 

期末考试(116~18日)

21

1.21-1.27

 

 

125日(农历十二月二十)寒假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