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肇庆项目推测公司的融资额度

标签:
股票 |
分类: 中恒集团 |
下图展示了公司肇庆项目红霉素动工项目日期为2011.10,结合星星记实地调研的现场图片,基本合理。
其中红霉素一期项目投资总额度为27亿,其他龟苓膏饮料和血栓通估计投资额度在10-20亿左右,最近1-2年的投资额度应该在5-10亿左右。那么肇庆公司未来2-3年需要的资金大概为35亿上下,同时梧州本部公司制药三期投资额达8亿元,年底应该全部投产,如果未来的融资,把制药三期都算上,那么公司总共需要的资金达40亿元左右。
但是这些资金是逐步投入的,而且需要的全部资金不可能完全来自资本市场,所以我推测未来6-12个月内公司可能会出台募资20-30亿元(不足资金通过利润滚动和银行贷款来解决),除权后大约需要增发1亿股左右的定向增发方案。
创新工作思路
——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园建设指挥部推动中恒项目
招商建设创造“大旺效率”、“中恒速度”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肇庆高新区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园建设指挥部以诚相待、换位思考、敢闯敢试,以“大旺效率”、“中恒速度”力促中恒项目在高新区建设。
以诚相待,对待客商做到坦诚尊重。从项目洽谈到现场视察,整个项目的谈判、谋划、入园、立项、建设等全过程,每次中恒集团高层到我区考察,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刘龙平同志都亲自率队热情接待,以诚相待,如实坦诚做好洽谈沟通,不说过头话,答应事项按时按质兑现,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对方做好充分沟通。以最大的诚意,使对方理解,给予对方完全的尊重与信任,彼此协调配合携手开展工作,保持融洽合作关系。凡是涉及该项目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积极主动协调其它区领导和区属各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给予审批或办理。最终,凭借区位交通、土地资源、政策扶持等方面的独特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优势,中恒集团认为我区竞争力最强,选择落户我区。
换位思考,对待企业做到全力以赴。成立专责工作小组,细化成50多项具体工作,安排专人全程蹲点跟踪,并实行承包办结制和每周通报制度。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全力以赴协助项目建设,创造性开展工作,争取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克服用地审批流程复杂、项目立项备案要求高等种种困难,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使多项具体工作推进速度之快在全区、全市乃至全省同类工作中走在前列,创造出“一天内完成省重点项目备案”、“三个工作日帮助中恒办好工商注册”、“三个月落实首期500亩用地指标”等。如为项目办理完成用地指标审批,当中有一个中恒项目首期500亩土地招拍挂文件需3位市领导、13个市直部门领导审批,在区国土分局大力配合下,只用两天就审批下来,被中恒集团许淑清董事长亲切赞誉为“大旺效率”、“中恒速度”。
敢闯敢试,对待困难做到迎难而上。甘做企业的“保姆”和“服务员”,想中恒之所想,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贴身细致和快速高效的服务,从项目报建、工商注册、银行开户、临时用水用电到办公场所的落实、办公设备的安装,乃至电话号码及车牌号码的选择等都安排专人负责跟踪。同时,按照“有多少事,就找多少钱办成事”的理念,从不同的渠道寻求解决办法,闯路子,帮助企业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例如该项目立项备案已经被省发改委熟悉备案程序的同志定性为不可能的事,但部内干部,尤其是很多年轻的“80后”干部,坚信只要一心为公,按照科学的思路,就一定能够做出成效,回来后马上研究解决办法,到省国土资源厅、省发改委,自信坦然、大胆主动跟省、市级部门和领导干部接触,不卑不亢,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领导的理解与支持,最终顺利完成各项工作。
做强主导产业,尽快实现5000亿元目标。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年产值均超1000亿元、现代服务产业年产值超1000亿元的目标,强化产业招商,培育产业龙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使肇庆高新区成为带动肇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一是以亚洲铝业为龙头,策划一批占领铝制品产业链前沿的项目,引进一批铝制品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金属新材料产业。二是以现有的200多家先进装备制造企业为基础,抓好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层次,并力争谈成一个汽车整车制造项目落户,做大做强以汽车整车制造项目为龙头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三是以中恒(大旺)生物医药产业园为龙头,培育壮大大华农等现有生物医药企业,大力引进一批生物医药项目,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四是以现有的东松三雄、南达电器等光电企业为基础,以建设广东省光电产业园为载体,大力承接台湾地区以及北京中关村、广州光谷、深圳科技园的光电大项目,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
其中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园指挥部,引进了投资总额131.9亿元、预计年产值700亿元的中恒(大旺)国际生物医药物流产业基地
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