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恒集团之经营性现金流为负的疑问

标签:
股票 |
分类: 中恒集团 |
最近6个月以来,有太多的朋友,对中恒集团的经营性现金流为负有巨大的疑问,我不知道这些人是真明白还是假明白,可能看财经类书籍太多吧,照本宣科的就认为一个公司如果经营性现金流为负就有问题了,而不是去按图索骥的分析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
经营性现金流,按照我自己的通俗理解:
经营性现金流,流入:一般是以产品销售,或提供劳务的形式来获得,但有的时候并不是销售了商品就立即获得了现金,一般都会有一个滞后,或者叫账期。其他的还有税费返还,财政补贴,资产出售,然后还有固定资产的折旧,一般都是一次性的,不予考虑;
经营性现金流,流出:一般是以购买原材料,或者提供给对方的劳务费,支付工资,支付税费,杂费,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或者俗称三费,。我认为一般以前两者居多。
生产型的企业一般的流程是,花钱购买原材料,再雇佣工人生产,然后销售,回款,但是企业生产销售有一个时间差,比如企业支付了原材料和工人的工资,但是产品是半成品,还没有销售就到了季报或年报了,或者说企业的商品已经达成了销售协议,但是企业还没有确认为销售收入,这时候企业就表现为一直在花钱,没有盈利或者没有现金流入,相当于自己在垫钱经营了。
有太多的人对252的三季报提出经营性现金流为负的观点,
我们来看看,252基本为两块业务,一个是制药,一个是房地产,
先说制药,2010年前三季度,公司报表体现为5.5亿的销售收入,现金流入为8.2亿,现金流入大于销售收入,从报表上看,5.5亿几乎全是制药贡献的,从公开信息判断,公司前三季度销售血栓通6000万只左右,按照出厂价7.5左右算计大概录得销售收入4.5亿,这个药品是现金现货或者提前缴款,和茅台一样,再算上普药的销售,基本印证了上面5.5亿的合理性;
再看房地产,由于没有结算,报表中没有体现,但是公司的恒祥三期已经开盘,已经建设一年有余了,这期间公司为了建设房地产难道不需要购买水泥,沙子,钢材等等原材料吗?难道不需要按照工程进度支付工人工资吗?你以为国内的上市公司都是格力呀,都是苏宁呀,都是沃尔玛呀,商品都已经卖给客户了,该吃的吃了,该用的用了,但他们还没有和上游客户结算货款,可以说是霸道经营。
所以房地产板块在2010年前三个季度就一直表现为只有现金流出,没有流入。
按照公开信息判断,2010年公司会结算大约5亿左右的房地产收入,按照房地产50%的成本算计,中恒集团需要先垫付2-3亿的资金。
其次从公司财报中,看注解,
预收款增加70%,大概1.2亿,基本就是房地产的预收款;
存货增长230%,增加大约6亿,我想里面应该有一部分房地产;
经营性现金流负增长102%,主要是房地产开发成本增加但未能结算导致;
另外,如果公司资产中有大量存货,也意味着风险,因为如果将来商品价格下跌,或者卖不出,就代表损失。
好,我们去售楼处看看,发现几乎没有什么房屋可售了,周围卖饮料的大妈都从那里买了一套,连声说那房子不错,还别人推荐购买,他是拖吗?
再看看房管局,中恒集团的房地产的成交价基本都是当地的最高价,当地商品房平均在3000-3500的水平,中恒的房地产基本在4000元的水平,昨天3.14日,成交了一套为4600元/平米的面积为125平米的房子,房子会卖不出去吗?
1 请看公司季报注解
2
3 请看预收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