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药注射剂专业论坛高度评价梧州制药集团经验成果

(2010-12-20 17:04:37)
标签:

股票

分类: 中恒集团

中药注射剂专业论坛高度评价梧州制药集团经验成果

中药注射剂专业论坛高度评价梧州制药集团经验成果

 12月18至19日,由中药注射剂产学研合作组织、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药质量标准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恒集团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中药注射剂研究与生产关键问题高峰论坛”在梧州制药举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中药注射剂产学研合作组织主任任德权,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司副司长董润生,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会长叶祖光,梧州市副市长彭健铭,广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华钢,中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淑清,清华大学教授罗国安,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系主任王文全,上海医科大学安全评价中心主任金若敏,上海药检所中药室主任季申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科研院所、制药企业代表共300多人参加了这一盛会。
中药注射剂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药物制剂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相结合的产物,已经成为临床疾病治疗的独特手段。切实保证中药注射剂产品质量,使群众用上安全放心药,是国家对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的要求,也更是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长久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准则。
    药品安全是公众和舆论高度关注的敏感问题,也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突出问题,更是关系到老百姓身体健康的直接问题。药品的生产安全既是国家医药行业管理部门的责任,也是地方政府的责任,更是制药企业的责任,缺一不可。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切实做好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通过安全性再评价提升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水平,保障用药安全。切实保证中药注射剂产品质量,从而能使群众用上安全放心药,这是全社会一直以来都十分期待的,也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及制药企业一直共同努力的。
    任德权代表中药注射剂产学研合作组织、房书亭代表中国中药协会、彭健铭代表梧州市委市政府、许淑清代表中恒集团分别向论坛致辞。
    叶祖光、王文全、张小茜分别主持论坛。
    任德权作了《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中的风险效益研究与风险管理》,张伯礼作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现状与展望》主题报告,董润生作了《中药注射剂的注册与再评价》,王文全作了《中药注射剂原料基地建设》,戴忠作了《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的思考》,张彤梅作了《中药注射剂再评价中的药学问题及其研究思路》,叶祖光作了《中药注射剂临床前研究的关键问题与应对策略》,金若敏作了《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体系的建立与新方法运用》,曾立威作了《注射用血栓通初步不良反应情况分析》,黄宇声作了《三七总皂苷中溶血及毒性成分研究》,罗国安作了《中药注射剂质量全面评价和控制的策略》,季申作了《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与实施》,王丽娟作了《丹参注射液指纹图谱研究项目汇报》,吴大蓉作了《益母草注射剂的原、辅料优选与质量控制》等主题论证。
    各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一一呈现。使论坛增添无限亮色,成为了专家最权威、学术最专业、理论最深刻、论点最集中、观念最明确、最具有学术价值的中药注射剂研究与生产关键问题高峰论坛盛会。
    梧州制药自主研发生产的注射用血栓通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并且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已经成为了国内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首选中成药。
    论坛认为:梧州制药注射用血栓通在控制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广西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根据“泛珠三角药品不良反应网络管理平台”数据库以及梧州制药公司的实际销售数据分析,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83‰,比2008年的0.990‰有明显下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罕见的水平。
    与会人员在会期间还参观了中恒集团展厅、梧州制药生产基地、注射用血栓通生产车间、科研中心、双钱龟苓膏文化博览园等。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对于中恒集团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称赞梧州制药是一个重科技研发、重新品开发的企业。 

 

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个人简介
张伯礼 中医内科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82年9月至2002年8月历任天津中医学院中医研究所主任、天津中医学院中医工程研究所所长、天津中医学院副院长,2002年8月至2006年10月任天津中医学院院长,2006年10月至今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委员会副主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委,教育部方剂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同时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药杂志》等20余个国家级核心期刊的副主编、编委。曾获何梁何利基金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事迹简介
长期从事中医心脑血管疾病和中医药基础研究。主持血管性痴呆(VD)系统研究,主持制定了VD证类分型标准和按平台、波动及下滑三期证治方案;提出益肾化浊法,治疗VD 360例,显效率39.3%;创立脑脊液药理学方法,揭示了中药对神经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采用大样本临床流调方法,首次明确了中风病中医证候和先兆症动态演变规律;开展了中风病急性期常用治疗方法比较研究,建立了综合治疗方案,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先后主持两个973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和《方剂配伍规律研究》,创建了以中药组分配伍研制现代方剂的新模式及配伍优选设计方法,达国际先进水平。主持的《复方丹参方药效物质及作用机理研究》,从饮片、组分、成分三个化学层次进行了配伍、配比研究,明确了药效物质,总结了不同配伍效应差异,优化了组分配伍配比关系,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率先提出对名优中成药进行二次开发,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应用先进适用技术解决制约中药品种做大做强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探索传统名优中药的现代化研究模式,提高企业主体创新能力,实现高校与企业共建双赢,建立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多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科技一、二等奖20余项。培养博硕士研究生百余名,授权专利16项。发表论文120余篇。


 

转载自

http://www.wz-zhongheng.com/news_centre/baoyu387.htm

http://www.wzland.gov.cn/info/61849

http://www.wz.cei.gov.cn/news2.asp?txtfile=BDdt/wz2010122004.txt

http://www.wuzhoudaily.cn/html/2010-12/20/content_161439.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震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