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大会在北京召开

标签:
股票 |
分类: 中恒集团 |
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买卖由己,盈亏自负!
在三季报的时候,公司表示4季度会加大学术推广的力度,另外,大会饮料为龟苓宝,看最下面的图片。
11月19至21日,由国家级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类等10种学术期刊联合举办2010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领导、部分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及各位专家学者、新闻媒体朋友600多人参加会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陈可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药药理学专家、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李连达,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代中药研究院院长刘昌孝
2010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大会组委会主席周宜强教授开幕词
尊敬的吴局长、尊敬的崔应麟院士、陈可冀院士、李连达院士,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金秋北京硕果累累,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大会的召开,我代表本次大会组委会向前来参加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本次大会提供支持的各协办单位特别是大会承办单位中恒集团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表示中心的感谢。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前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是作为或发病率居重病之首,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球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而且近年来也有明显上生的趋势,在我国北方脑血管发病率高于心血管,发病原因呈现年轻化,流行病学调查发现60岁以下的患病人群增长迅速,十年间急性冠心病男性在45岁至49岁年龄中增加了50%,脑梗塞、脑出血及急性脑阻肿在35岁年龄部男女发病率分别增加了136%或220%,受遗传因素外,年轻人吸烟,吃喝饮食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加之运动不足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血管,因此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的优势,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病,也是我国的特色,中医药现代化又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是由发病率急,死亡率高的特点,而且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又有明显的优势,为了应用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近些年来中医药在进行改革,中药西治改变给药途径方面作出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以中药注射用血栓通为代表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药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受到了广大中西医药工作者的认可或广泛的应用,为广大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送去了福音,这次大会有十几家国家级医药期刊共同联办还是首次,大会组委会学术专家委员会从近400篇论文中评选出60篇优秀论文,并颁发优秀论文证书或奖金,会后在本次大会论文中筛选出部分优秀文章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同时,我们还计划明年要召开一次这样的大会,通过学术会议的形式,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医药共勉,携手并进,为防止脑血管疾病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祝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各位朋友们万事如意,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据主办单位介绍,大会免费为参会人员提供食宿和礼品,并且今后将每年召开一次这样的大会,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作出应有的贡献。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及全国各地的600多名心脑血管病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大会由组委会主席周宜强致开幕词
参加大会的领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吴刚副局长进行重要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李连达教授进行了大会发言;
本次承办单位的中恒集团董事长许淑清女士发表讲话。
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将近400篇,在400篇中评出了一、二、三等奖(一等奖8
在大会上,卫生部办公厅巢宝华处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孟庆刚处长作了学术报告;中国北京大学陆林教授重点进行了经颅磁刺激治疗神经和精神疾病的学术交流;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疾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倪新海教授讲述了心血管医学目前进展的趋势;中国天津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李建民教授报告了血栓(thrombus)与基因表达障碍的关系;中国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徐琳教授向大会报告了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急诊治疗;河南中医学院周立华教授进行了状态医学与心脑同治的医术交流;北京大学医学物理和工程实验室主任、北京海思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占国做出了北京大学医学物理学科关于脑功能康复中心建设工程方案;由中国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鲁卫星教授报告了心血管病中西医治疗进展情况等等,意象医学创始人许明堂教授进行了意象医学的交流。
大会组委会主席周宜强教授大会总结中谈到,心脑血管疾病也是一个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是一个常见病或多发病,所以这次是由十家国家级杂志社联合举办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大会的初衷也是经过十本杂志多年来刊登的论文,从论文发表的论文统计分析,发现了心脑血管疾病在发病率最高、致残率最高,这一类文章发表的也最多,基本治疗在临床上都采取了中西医治疗的方法,是比较多见的,有关中西医结合的问题,讲课的专家们已经涉及到这方面的问题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疾病是我中国的优势,治疗各类疾病是我们的特色,怎么样两个有机的结合起来,虽然理论体系上不完全一样,就像专家讲到脉学上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讲到到黄帝内经说、扁鹊说,不管怎么说,中医就是辩症,中医的辩症、西医的辨病,一定要根据中医的个体化治疗这个优势,辩症治疗不能丢掉,这是一个关键的地方,有关中医现代化的问题现在争议的也是比较多,因为中医药受给药的途径的影响,限制了中医药的使用,在临床的疗效,在广大群众的认可当中和西医比着有一定的弱势,所以近些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力求解决中医能够治疗急症,能够解决拓宽给药途径,这些方面多年来做了很多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现在已经用中药西治,如果通过静脉给药、肌肉注射,中药制剂已经达到200多种,光治疗肿瘤的已经达到20多种,所以中医药现代的治疗,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拓宽了给药途径,有人把中医西治称为中医的现代化是不确切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中药西治进行改革,拓宽给药途径,只是中医现代化的一部分,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提倡的是,以中补西、先中后西,中西贯通,必须遵守这个原则。尽管很多工作需要去做,在一个病人就能够体现中西医结合,比如说突发的急症肯定以西医为主,抢救以后或者在康复期,应该以中医为主,这样讲就是比较科学的,搞中医的一定要发挥中医的优势,把中医一定搞懂搞透,真正提高到一个高度阶段,但不接触西医的东西也不行,特别中青年的医师不接受西医的东西是不可以的,西医的诊断,中医的治疗,在某一阶段该用西医的你就用西医,该以中医为主的就用中医,但是该用中医时那一种和西医表面的结合,西医说是炎症,就找了去火的药,清热解毒的药,那就大错特错,一定要紧紧抓住中医的辩症论治,只有这样你才能提高中医的治疗效果,才能真正的研究中西医,才能真正走入中西医结合的圈子,要不然这种结合是结合不了的,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所以中西医结合从五十年代开始,第一批中医学习班学习中医,中医学习班学习西医,这一代专家结合的非常好,后来就不行了,后来中西医结合基本上就萎缩了,这个问题李连达教授已经经到了,非常严重,没有新的突破,没有很大的进展,问题在哪里?在学术上矛盾很大,中医不相信西医,西医不接受中医,相互攻击这都是不好的。来了病人片子要一定会看,要学会西医的辨病,明白是那种病,贻误病情是不可以的。人家要吃中药的时候不要给西医学,人家打化疗中医是不行的,要发挥中医的优势,中医的诊断一定按照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八纲,严格的中医辨症,属于那个类型,是气虚、血虚还是阳虚、邪虚,然后在开方用药。这样才能收到意外的效果,但并不是意外,是料之之中的事,因为中医必须辩症论治,坚持不了这样一个原则的话,那中医药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关于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学术的探讨还要继续下去,国家在这个方面比较重视,卫生部陈竺部长亲自牵头,巢宝华处长具体负责,在全国开展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作用,减少发病率、解决发病的致残率,解决急救的成功率,在这方面国家还要下一定功夫,大家有志于研究此类病的多联系,共同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据本次大会组委会主席周宜强介绍本次参加报到的已经达到668人参加,涉及到19各省市,是近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会议举办的很成功,本次大会圆满闭幕。
大会和专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