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都习惯于预期未来,但也许我们从后视镜里看一下,可能会得到更有益的信息。所谓后视镜,凌通认为,就是我们需要看一下市场和个股的历史市盈率和历史市净率的走势,任何一个股票,它的风险与机会度都可以抽象为市盈率和市净率的高低,所以市盈率和市净率二者结合其实是最有效地判断机会与风险度的指标。回看一下市场和个股历史市盈率、市净率走势,可以对目前你所投资的个股以及市场状态的机会和风险度有一个非常直观清晰的判断。
下表是6月4日指数和主要股票的市盈率、市净率。截止上周五(6月4日)
上海平均市盈率
19.62 市净率:2.03
深圳平均市盈率
28.06 市净率:4.86
贵州茅台市盈率
26.3 市净率:8.46
苏宁电器市盈率
22.24 市净率:5.17
大秦铁路市盈率
11.66 市净率:2.36
中国平安市盈率
17.97 市净率:3.73
中国人寿市盈率
16.87 市净率:3.17
工商银行市盈率
8.28 市净率:1.96
招商银行市盈率
11.69 市净率:2.4
民生银行市盈率
7.91 市净率:1.5
华夏银行市盈率
10.2 市净率:1.68
我们看一下市场的历史市盈率、市净率情况,以上证指数为例,
http://www.ltkdj.com/bbs/attachments/month_1006/10061015008fca946d0b8eb5ef.jpg
图中所显示的市盈率直观地看到,上证指数历史上的最低市盈率是14.07倍,发生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年第四季度,除此之外,在998的时候,上证指数的最低市盈率达到了15.58倍,由此可见,上证指数历史的极低市盈率大约在15倍左右,均值大约30倍。到2010年6月4日,上证的平均市盈率是19.62倍,比历史极端的平均值高20%多,19.62倍的市盈率与上证平均市盈率有30%的低估偏差,上证目前的市盈率低于近20年来的上证平均市盈率,目前上证的估值水平没有高估,如果上证指数进一步下跌,就逼近了历史最低市盈率水平。全球金融危机推动下的15倍的低市盈率与当前经济环境下19倍的市盈率相比,其实现在的估值水平更有优势,因为现在的基本面比2008年的基本面明显要强。
我们再来看一下几个主要上市公司的历史市盈率和市净率比较。
http://www.ltkdj.com/bbs/attachments/month_1006/1006101500ba64cf014560e06a.jpg
工商银行历史上最低市净率是2倍,而且在此停留的时间很短,截止到2010年6月4日,工商银行的市净率为1.96倍,也就是说市场最大的大盘股当前市净率水平与历史最低市净率一样。
http://www.ltkdj.com/bbs/attachments/month_1006/100610150038a1fd0c2a8844ac.jpg
我们再看下中国人寿,中国人寿当前市净率是3.73倍,而中国人寿在金融危机时市净率水平也没有跌破4倍。
http://www.ltkdj.com/bbs/attachments/month_1006/100610150061d0f291c4647812.jpg
我们还可以看到银行股中,民生银行现在的市净率是1.5倍,金融危机和998时,民生银行市净率始终没有触及到1.5倍。
对目前正在不断下跌的公司的当前市净率水平和历史市净率相比较发现,那些持续下跌,不被看好的公司市净率水平,与其历史最低市盈率市净率水平要么相接近,要么比之还要低。这能说明什么呢?也许金融股、银行股被低估了!
银行股是否低估这样一个最难的经济学课题的思考,凌通仅仅是用历史市盈率、市净率水平与当前值进行比较就下了结论,这样的做法是否严谨?我们的做法也许不严谨,但是比任何一种理论分析、学术研讨和预测都要科学。股价有一个最基本的规律和现象,就是轮回与交替,我们剔除了影响股价变化的具体因素,单从现象上观察就可以发现古今中外、世界任何国家的股市,任何一支股票的价格变化规律就是不断的趋势性涨跌交替,在极端低点时发生反向变化,而历史上发生极端变化的低点其估值水平具有相似性,这个现象是全世界股市的规律。股价运行的最普遍规律就是不断地涨跌交替,在历史估值最极端点上发生反转,形成新的反向运行趋势,这种最基础的规律决定了凌通所采取的用历史估值水平的数值与当前进行比较,对未来做分析的方法可能看上去简单,但不是没有效果。
格林斯潘曾说过,金融危机的核心本质是:“客观上的股价变化是曲线,而人类和投资人的思维往往是直线,所以会导致金融危机。”股市也罢,经济本身也罢,是在阴阳交替中走的曲线,在交替中完成成长,但是人类的思维却不愿意承认这种必然的曲线,当经济乐观时,人类的思维认为经济兴盛将永远发生下去,不会产生转折,就像中国股市在6000点上普遍流行的十年大牛市的观点,就是人类思维的直线性特征。相反,在股市跌到历史最低时,虽然此时确实有基本面的动荡,但是因为跌到最低水平,就要发生曲线反转,而人类的思维却认为危机会长期存在,人们会不顾一切的逃离。所以格林斯潘最终对金融危机和经济现象中某些情况的解释,把人类的思维爱走直线和客观经济规律和市场变化的曲线特征的矛盾做为根本原因。
没有一个股市会永远上涨或永远下跌,任何一个国家的股市都一定是极端上涨后必然下跌,极端下跌后必然上涨,而这种转折的拐点总是在历史最低估值和最高估值时发生。透过对历史最低估值和最高估值点与当前指数点的比较也许是投资市场上最有效的判断拐点的手断与方法。
市场是曲线的,当股价持续下跌时,一定有基本面危机或不确定,但是下跌到一定的极点,必定会转折,这是资本市场上几百年来的规律,危机既创造了股价下跌,也为转折提供了条件,因为股价跌到一定程度一定会转折,没有不转折的股价,这个一定程度在很大情况下就是历史最低值,接近历史最低值的估值水平就可能迎来反转,而接近甚至于超过历史最高值的地方必定会迎来向下的反转。
很多经济学和投资人都在用具体的方法研究基本面的情况,研究着房地产的情况,但实际上最有效的方法就从最普遍的市场变化特征再结合传统的阴阳交替的哲学、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哲学来思考可能更容易得出结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