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什么眼光看孩子,她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2012-05-08 10:38:13)
标签:

大宝

成长记录

生日

分类: 家有四宝

http://s2/bmiddle/646c27acgbf7df4e57551&690
一早便看到游乾桂老师一篇很有启发性的文章,让我想起这两天在大宝身上看到的转变。

 

大宝今年已经6岁了!自两年前她上幼儿园开始,就是一个让爸爸妈妈觉得很自豪的宝贝。在园里,老师常称赞她是课堂上“最好的听众”。对于老师的问题总是有问必答,很少走神。记得去年的家长日,级任老师也对我说:“如果我班上每个学生都跟她一样就好了,我就可以省很多功夫了!”每次听到老师的这些称赞,我一方面为她的学习态度和精神感到骄傲,但另一方面,却对她在家里的行为感到惋惜。

 

http://s13/bmiddle/646c27acgbf7e23fba32c&690
大宝的品行当然不坏,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有点公主病。除了对学校的功课和课外读物抱持积极主动的精神之外,我常发现她在生活作息,个人卫生,手足情谊及家务琐事的态度上,表现得过于依赖及自私。对此,我和外子都苦口婆心,不厌其烦的对她“晓以大义”,然而,效果总是不能持久。常常,我们为了让她完成指令,必须用上威逼利诱这等层次较低的手段,才能达成目的。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6EN00SIGG.gif

 

随着二宝和小宝的降临,妈妈对孩子的照护难免出现力不从心的时候。常常,日常琐事和家务事占据了我的大部分时间,筋疲力尽之后,对孩子的耐性便越来越少。如今,又怀上了龙四,别说我的精神和精力面对多大的挑战和考验了。

 

但也正因为这样,我开始对自己不能成为孩子们的榜样感到无比担心。放纵自己发泄情绪和疏于教养的结果,是我承受不起,也不敢想象的。因此,趁着孕期不宜多劳动的时机,我有时间好好的阅读了几本育儿的书籍,从中找到解决方案!

 

http://s13/bmiddle/646c27acgbf7e2a433b5c&690
话说远了,说回大宝吧!大宝最让我伤脑筋的小毛病,就是每天早上都不能顺利起床和自动自发的去刷牙洗脸。我和外子从一开始的引导,规劝,到后来真的忍无可忍,只能把对自己教育的失败,一股脑儿发泄在她身上。每一个清晨,为了叫她起床,常搞到哭声震天,让人非常泄气。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9EN00SIGG.gif

 

几天前,我开始改变策略,检视自己在对待大宝的时候,是否忽视了她的自尊,是否对她有了不切实际的期待。于是,在叫她起床的时候,我不再说:“你是姐姐,应该成为弟妹的榜样,明年就要上小学了,赖床的习惯还改不过来的话怎么办?”我尝试以协助她进步的立场出发,于是便这么说:“妈咪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睡不醒不是你想要的,但妈咪相信你可以自己克服这个问题,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乖宝宝。妈咪相信你一定做得到的,对吗?你自己一定要很努力!妈咪会帮助你一起克服这个问题的,好不好?”

 

就因为态度上的转变,我觉得大宝因此感受到妈咪在这个当下是完全以她作为出发点的,没有跟弟妹的比较,没有要求,没有责备,只有对她的爱,因此,做起事来便非常的卖力。而且还会主动要求自己,就像在课堂的时候,主动的提问,积极的对待课业一样。

 

因此,我非常认同游乾桂老师所说的“用什么眼光看孩子,她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因为过去常认为,身为长女应该更懂事,更乖巧,更体贴父母的辛劳,所以忽略了大宝也只是个不足6岁的小孩。在她还没有懂事的时候,弟弟妹妹的出世分薄了父母对她的关爱,让她不免出现“老大情意结”,时不时会让自己的行为退化,以吸引父母的注意。

http://s15/bmiddle/646c27acgbf7e1e847f6e&690

对于这个,我感到非常的内疚及抱歉。也方真正的体会的,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必须以她的立场出发,了解她内心的需求。不能在言语上伤了她的自尊。更重要的是,在落实每一个教养方法的时候,必须心甘情愿,从根本上而不是表面上去执行。因为方法是没有感情的,只有爱,才能把话说到孩子的心坎里!

 

衷心祝福我最爱的大宝贝,可以在妈咪边做边学的情况下,快快乐乐,平平安安,无忧无虑的度过美好的童年。顺道对她说一声:“生日快乐!”献上妈咪迟来的生日祝福和迟来的成长献礼!:)

 

http://s3/bmiddle/646c27acgbf7e2f618f62&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