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蓝树赏析散文诗《极端》

(2010-01-21 12:25:24)
标签:

彭俐辉

极端

蓝树赏析

文化

分类: 发表作品

    http://s5/middle/646aeac0ta5cf55492304&690

   来自灵魂的叩问

            ----- 彭俐辉的《极端》赏析
 
   蓝树

 

   (一个至今不知道的朋友,谢谢他或者她。)


  这是一篇来自灵魂深处的叩问之作。在散文诗《极端》中,诗人写了“旧事”和“依靠”这两个人生中不得不面对的话题,看似是极端的思考,但却蕴涵着极深的生活思考。没有回忆的人是可怕的。寻不到依靠的人也是可悲的。于是我们都在芸芸众生中重提旧事,寻求依靠。但是旧事重提有用吗?我们能找到依靠吗?诗人的《极端》向我们读者传递了一种信息。引发了我们更多的人关于命运的灵魂思考。
   在诗人的笔下,他的旧事是带血痕的伤口,在时光的洪流中偶尔在一个发黄的下午回忆了,却招惹一种烫伤。读到这,我的心也会跟着疼痛。
在诗中诗人用了一连串的关于旧事和依靠的追问。无非是想要表达一种心情,一种命运状态下的屈服,“所谓一切重来,要么是天边的花朵,要么是一种过程”真的重来就那么虚幻吗?真的没有结果吗?诗人的诉说也在我的心头生根。
    那么依靠呢?“一个人可不可能依靠另一个人?”心灵与肉体都在寻求依靠,这是我们都市人每天都在寻觅的过程。谁是谁的依靠,谁又是谁的永远?我们都在自问,问天问地问自己。我们找到答案了吗?问问我们的内心世界,无疑是令自己失望的。现代人精神的缺失,让越来越多的困惑出现在我们身上。诗人的叩问也是清醒的。
    很喜欢诗人最后的追问。“推开虚掩着的门,邂逅眼光的那片空白,曾经是不是一片繁琐?”这样的思考并不极端,他让我找到了某种生命的体悟。

[附原文:
                              极端
                         彭俐辉(《散文诗》2005年第11期)

 极端
   从夜晚到天明,一个人的命运多次改变。
   所谓一切重来,要么是天边的花朵,要么是一种过程。
旧事
    旧事落在思想上,就是伤口,一道抹不去的血痕。
    推移的时间中,舔舐内心的总是忽明忽暗,跑过心灵的赤狐,它要被怎样的枪口关怀?
    干净而发黄的下午,旧事在空中跳跃,仿若一只蝶,抬抬头,又消失在一疲惫的双眼里。
    旧事无法占有。诠释过去的人,在看不见的飘动中,招惹一种烫伤。
依靠
    一个人可不可以依靠另一个人?
    心灵或者肉体、精神和物质。
    呼啸着远去的大鸟,有谁读到它体内的安宁?
    靠着一棵枝叶繁茂的树,它的羽毛被谁最先察觉?
    谁在依靠的时光里挖掘另一种依靠?
    谁在无法依靠的沼泽渴求依靠?

    推开虚掩着的门,邂逅眼光的那片空白,曾经是不是一片繁琐?

 

 这章散文诗入选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百年经典《青少年美文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