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宋史·五行志
(2010-01-22 19:37:52)
标签:
他山之玉偶尔为之杂谈 |
分类: 寻章摘句 |
这是以前的日志。新浪博客为什么不能自己设置发表日期?囧。
2009-11-11 13:24:34
宋史 卷六十一 志第十四
五行 一
【注】
鼓妖:古谓发出怪声的不祥之兆。《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晋文公 卒,庚辰,将殯于 曲沃 ,出 絳 ,柩有声如牛。 刘向 以为近鼓妖也。”《隋书·五行志下》:“时则有鼓妖,有鱼孽,有彘祸,有黑眚黑祥,惟火沴水。”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忽大声如巨礟,发於床前……曰:‘此为鼓妖,非吉徵也。’”
鱼孽:亦作“鱼孼”。 1.古代迷信谓鱼类的某些不常见现象所预示的灾异。《尚书大传》卷二:“时则有鼓妖,时则有鱼孼,时则有豕祸,时则有耳痾。”一本作“ 鱼孽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寒气动,故有鱼孽。”《晋书·五行志下》:“ 魏 齐王 嘉平 四年五月,有二鱼集于武库屋上,此鱼孼也。”《隋书·五行志下》:“鱼孽: 梁 大同 十年三月,帝幸 朱方 ,至 四堑 中,及 玄武湖 ,鱼皆驤首见於上,若望乘舆者。帝入宫而没。”
豕祸:古代迷信,以为猪的怪异会给人带来灾祸,故名。《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於《易·坎》为豕,豕大耳而不聪察,听气毁,故有豕祸也。一曰,寒岁豕多死,及为怪,亦是也。”《宋书·五行志四》:“ 吴 孙晧 宝鼎 元年,野豕入右大司马 丁奉 营。此豕祸也。”《清史稿·灾异志一》:“《洪范》曰:‘水曰润下。’水不润下,则为咎徵。凡恒寒、恒阴、雪霜、冰雹、鱼孽、蝗蝻、豕祸、龙蛇之孽……黑祥皆属之於水。”
黑眚:古代谓五行水气而生的灾祸。五行中水为黑色,故称“黑眚”。《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厥罚恆寒,厥极贫,时则有黑眚、黑祥。”
以上注释出自【zdic.net 漢 典 网】。下同。
-------------------
五行 二
炎上,火之性也。火失其性,则为灾眚。旧说以恒燠(yu4)、草妖*、羽虫之孽,羊祸*、赤眚*、赤祥*之类,皆属之火,今从之。
【注】
草妖:因某种原因而引起草木变异的现象。古人以为妖孽。《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僖公 三十三年:‘十二月,陨霜不杀草。’ 刘歆 以为草妖也。”《后汉书·五行志二》:“ 中平 元年夏……有草生,其茎靡纍肿大如手指,状似鳩雀龙蛇鸟兽之形,五色各如其状,毛羽头目足翅皆具。近草妖也。”《隋书·五行志下》:“ 高祖 时, 上党 有人,宅后每夜有人呼声,求之不得。去宅一里所,但见人参一本,枝叶峻茂。因掘去之,其根五尺餘,具体人状,呼声遂絶。盖草妖也。”
羊祸:亦作“ 羊旤 ”。古人把羊怪胎等异常现象和羊的疾疫视作灾变的征兆,故称。《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史记 鲁定公 时, 季桓子 穿井得土缶,中得虫若羊,近羊祸也。”《汉书·五行志中之下》:“羊上角下蹏,刚而包柔,羊大目而不精明,视气毁故有羊旤。一曰:暑岁羊多疫死,及为怪,亦是也。”
赤眚:五行家指兵火之灾的征兆。《宋书·五行志三》:“ 公孙渊 时, 襄平 北市生肉,长围各数尺,有头目口喙,无手足而动摇,此赤眚也。占曰:‘有形不成,有体无声,其国灭亡。’ 渊 寻为 魏 所诛。”
赤祥:古代五行家指兵火干旱等灾变的征兆。《尚书大传》卷二:“时则有赤眚、赤祥,维水沴火。”《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五行传》曰:‘弃法律,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为妻,则火不炎上。’谓火失其性而为灾也……火色赤,故有赤眚、赤祥。”
--------------------
五行 三
曲直,木之性也。木失其性,则为妖祥。旧说狂咎、木冰*、恒雨、服妖*、龟孽*、鸡祸*、青眚、青祥之类,皆属之木,今从之。
【注】
木冰: (1).雨雪霜沾附于树木遇寒而凝结成冰。(2).指雨雪霜沾附于树木所凝结成的冰。
服妖:服饰怪异。古人以为奇装异服会预示天下之变,故称。《尚书大传》卷二:“貌之不恭,是为不肃,厥咎狂,厥罚常雨,厥极恶,时则有服妖。”《汉书·五行志中之上》:“风俗狂慢,变节易度,则为剽骑奇怪之服,故有服妖。”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如节物则春旛、灯毬、竞渡、艾虎、云月之类,花则桃、杏、荷花、菊花、梅花皆併为一景,谓之一年景。而 靖康 纪元果止一年,盖服妖也。”《清史稿·灾异志三》:“ 道光 十七年, 崇阳 乡民好服尖头帽鞋,站步不稳,识者谓之服妖。”
龟孽(龜孽):灾变的一种。古人迷信,谓水涝则龟多出为孽。 汉 班固 《白虎通·灾变》:“《尚书大传》曰:‘时则有介虫之孽,时则有龟孽。’”按,今本《尚书大传·洪范五行传》作“鱼孽”。《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水类动,故有龟孽。”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河鱼大上,以为鱼孽之化。”《隋书·五行志上》:“龟孽:有物如人,夜来登牀,宫人抽刀斫之,若中枯骨。其物落牀而走,宫人逐之,因入池而没。明日,帝令涸池,得一龟,径尺餘,其上有刀迹。杀之,遂絶。龟者水居而灵,阴谋之象。”
鸡祸:亦作“ 鸡旤 ”。鸡的灾殃。古代迷信。谓逢水之年,鸡多疫症。《隋书·五行志上》:“鸡祸……鸡鸣不鼓翅,类腋下有物而妨之,翮不得举。”
--------------------
五行 四
从革,金性也。金失其性,则变为怪。旧说以僭咎、恒旸、诗妖*、民讹、毛虫之孽,白眚*、白祥之类,皆属之金,今从之。
【注】
诗妖:古代指某些为祸乱征兆的里巷歌谣。《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君炕阳而暴虐,臣畏刑而柑口,则怨谤之气发於謌謡,故有诗妖。”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七:“謡讖之语,在《洪范》、《五行》,谓之诗妖。”
白眚:旧时迷信,认为白色鸟兽等突然出现是不祥之兆,谓之“白眚”。
-------------------
五行 五
稼穑作甘,土之性也。土失其性,则为灾凶。旧说以恒风、脂夜*之妖,华孽、臝虫之孽,牛祸、黄眚、黄祥,皆属之土,今从之。
【注】
脂夜:传说中的妖物。《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在人腹中,肥而包裹心者脂也,心区霿则冥晦,故有脂夜之妖。一曰,有脂物而夜为妖,若脂水夜污人衣。”
华孽: (1).犹花妖。《汉书·五行志下之上》:“风气盛,至秋冬復华,故有华孽。一曰,地气盛则秋冬復华。”
(2).谓女色为害。《隋书·五行志下》:“乃败亡之际, 后主 与此姬俱投於井, 隋 师执 张贵妃 而戮之,以谢 江 东。《洪范五行传》曰:‘华者,犹荣华容色之象也。’以色乱国,故谓华孽。”
====================
五行志之前那段话我很喜欢。“大概征之休咎,犹卦之吉凶,占者有德以胜之则凶可为吉,无德以当之则吉乃为凶。”“妖不自作,人实兴之哉!”我们的先人如此智慧,字里行间都是辩证法的光辉!\(≧▽≦)/
另外,唔,古代的妖孽灾凶还真是多……我对鼓妖、草妖、服妖、诗妖、脂夜、华孽很感兴趣。如果这些都拟人化了,该是多么销魂的一群妖孽啊。(¯﹃¯)。←这就是你读史的心得吗?!O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