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下痞证

(2023-10-23 15:44:36)
泡大黄喝,解酒,这是他们的一个发明。
  大黄这个药煮10 到15 分钟,泻下作用最好,持续加温在100 度左右,你如果持续加温煮到半小时以上,泻下作用不仅不提高,大黄中的鞣酸被提取出来了,鞣酸它是止泻的,泻下作用就很差。
  过去我治疗一个胆道结石的病人,我那个方子没有写大黄后下,药房也没有(给)单(独)包开,他胆道结石发作,我用了大柴胡汤加减,大黄开始用10 克,他平素就大便干燥,他说我这个大便没有反应,没有泻下,我就用到15 克,他说还没有反应,我就用到20 克,他说我这次呢大便就拉了一次,后来还是干的,我就用到30 克,居然还没有攻动他的大便。我突然意识到,我就问他我说你这个药是药房煮的还是你自己煮的,他说我自己煮的,我说你怎么煮的呢?(他说)药在一块儿煮,我说你煮多长时间?(他说)他们说了这个药煮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我每付药第一次都煮一个小时,第二次都煮半个小时,我说怨不得怎么30 克大黄还不泻下?因为鞣酸都提取出来了,他反而涩肠了。所以我后来告诉他,你这个药绝对不能煮这么长时间,我说其它药煮半个小时,当煮到15 分钟和20 分钟的时候,大黄后下。这次我用的是10 克大黄就让他拉了一天,可见大黄中的有效成分你想让它干什么,煮药的时间上要区别开来。所以我很奇怪用了30 克大黄怎么能不泻下呢?原来他第一遍就煮一个小时。
  这是大黄黄连泻心汤。
  第164 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这是一个热痞的病人,又兼有表证。心下痞是热痞,恶寒是有表证,我们说表证兼里实,应当先解表后攻里,心下痞证,是无形热邪留扰中焦,对于热痞来说,它还不算一个里实,但是它这个里证呢,需要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尽管我们在吃这个方子的时候,用开水浸泡,不取大黄的泻下作用,但他毕竟是个攻里的药,用了大黄就把正气撤向于体内,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先解表后治痞。
  解表用什么方子?不能用麻黄汤,用桂枝汤就可以了。攻痞呢,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这就强调了表证兼热痞的(宜)先解表后攻里。
  下面,151 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心下痞,是热痞,无形热邪留扰中焦,干扰了中焦的斡旋作用,使气机壅滞在中焦,这个恶寒和汗出,是肾阳虚,表阳不固他才汗出,肾阳虚,表阳当然就不固啦,肾阳虚,表阳不固,就会有汗出,肾阳虚,表阳不足,温煦失司,他就有恶寒,你怎么知道这个恶寒汗出不是表证?它没有发热。它也没有脉浮,肾阳虚,表阳不固,则阳不摄阴,而出现了汗出,表阳不足,温煦失司,就出现了怕冷。对于这个病人来说,中焦有无形之热,下边有肾阳虚,外边有表阳不固,寒热错杂,仲景用了附子泻心汤,寒热同治。
  附子泻心汤有大黄、黄连、黄芩三个药,是清中焦无形之热的,用附子一枚“炮,去皮,别煮取汁”,别煮就是另煮,别煮是另外煮,另外煮取药汁。大黄、黄连、黄芩这三个药,我们今天把它叫做三黄泻心汤。以此推测,前面的大黄黄连泻心汤似乎应当有黄芩,只不过在刻书的时候,或者是刻丢了,或者是什么原因因为附子泻心汤里头,大黄、黄连、黄芩这三个药都有嘛,所以我们今天市场上就有三黄片。这三个药要清中焦无形之热,所以“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要清无形之热,所以要泡“三黄”,“三黄”要用开水浸泡。而附子呢,另外煮,煮了之后取药汁,附子为什么要另外煮呢?因为附子这个药,它温阳散寒,可是它里头有乌头碱,乌头碱是容易使人中毒的。最轻的容易使他嘴唇发麻,舌头发麻,严重的可以导致呼吸麻痹而死亡。
  据说古代一些毒箭,就是用附子、就是用乌头做成的浸液浸泡以后,来抹在箭头上泡这个箭头,然后射中这个动物后,动物就被麻醉而昏过去了,射中人以后,人就会中毒,所以附子中的乌头碱,是有毒的。这种乌头碱怎么样才能被破坏呢?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够被破坏,我们一般的习惯,要是炮附子用10 克的话,它的乌头碱含量也有限,我们煮半个小时就可以了。如果你要是用10 克以上比方说附子用上20 克、30 克我们一定要煮一个小时,煮一个小时以上。
  原来我们在东直门医院有一个老大夫,他特别善于用附子,他是(以)治痹症为特长,治疗痹症呢他常常用乌头、用附子,附子一般都是用30克,有时还用60 克,他过去用药的时候,我跟他抄方,用30 克的时候,他让病人一定要煮一个小时,要用60 克的时候,他让病人一定要煮两个小时。病人就说了,大夫那我们煮着煮着药汤都给煮干了,你想这两个小时,要耗好多水呀?那我们是加凉水呀还是加热水呀?我们这位老师特别小心谨慎,他说,要一加凉水的话,温度一低,持续的破坏乌头碱的这种效果,就达不到,你这边要坐上一壶热水,要加水的话一定是加热水,怕这个水液的温度降低,所以他特别小心谨慎。
  后来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你说这个饺子,那个大锅煮饺子,要煮上一斤饺子呢,5 分钟煮熟了,要煮上两斤饺子难道我们要煮10 分钟吗?好像也是5 分钟就煮熟了,但是有个前提,这个锅要足够大。我就觉得老师(用)60 克的附子,不需要煮两个钟头,我觉得一个钟头也就可以了,30 克的附子你在锅里头煮,能够达到把乌头碱破坏的作用,60 克的不一个小时也能破坏吗?可是我们这个老师脾气很怪,我不敢直接这么说。
  有一天。我们一起看病,还有一个师兄和我一起实习,然后我就给师兄出了了题,我说,师兄呀,你看咱一大锅水煮饺子,如果是一斤饺子煮(的话)你一般用几分钟呀?师兄认真地说(他说)哎呀,我煮饺子一般5 分钟,咱们捏的饺子,5分钟就煮熟了。我说这个锅要足够能够盛下两斤饺子的话你几分钟煮熟呀?他说,两斤饺子我也5 分钟煮熟,那位师兄也以为我在咨询煮饺子的事情。我们的老师很聪明,听完了之后,眨巴眨巴眼,二话没说,第二天开始,他开60 克附子的时候也让病人煮一个小时。
  所以我想乌头碱的破坏煮附子的话,不管你用多少但是一定要有足够的水,煮一个小时就可以了。(在)日本日本人他用高压锅来煮附子,高压高温,20分钟,不管有多少都可以了,把乌头碱就都给破坏掉了。所以附子要专煮取汁,防止乌头碱中毒。大黄、黄连、黄芩要另外浸泡,不可以提取大黄中的那个泻下的那些苦味而只取它寒凉之性,来中焦有无形之热,附子泻心汤在煮药方法上是一个特殊的一个方子。这点我们一定药掌握。
  应当说附子泻心汤它所治的这个痞证,仍然是热痞,而不是寒热痞,它只不过是热痞兼有阳虚,所以在治疗上才寒热并用。
  关于心下痞证,讲的是半夏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和甘草泻心汤证,这三个泻心汤证,它们的病机相雷同,都是胃气虚,又伴有邪气的干扰。半夏泻心汤证是伴有痰邪的干扰,生姜泻心汤证是伴有水邪的干扰,甘草泻心汤证是伴有外来客热邪的干扰。
  他们的临床证候都有中焦气机壅滞的心下痞为主证,同时又有胃热气逆、胃气上逆的表现,或者呕吐,或者干噫食臭,或者干呕心烦不得安,同时又有脾寒气陷的表现,肠鸣下利,症状表现雷同,病机相接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痞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