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

生于荒地、路边、沟边或田间向阳处。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其中山东产者称东香附,浙江产者称南香附,品质较好。
折叠采集加工
春、夏、秋三季均可采,一般在秋季采挖,洗净泥土,晒至八成干,用火燎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也可用火燎后直接晒干。
具体制法
生香附
拣去杂质,碾成碎粒,簸去细毛及细末。
制香附
将碾碎之香附放入缸内,用黄酒及米醋拌匀。再用砂糖,加水适量炒烊,然后将香附倒入锅内,与砂糖水充分混合,炒干。(每香附粒100斤,用黄酒、米醋各20斤,砂糖6斤)
四制香附
取净香附用米醋、童便、黄酒、炼蜜(加开水烊化),充分拌炒至干透取出。(每生香附100斤,用米醋、黄酒、童便各12.5斤,炼蜜6斤)
醋香附
取净香附粒,加醋拌匀,闷一宿,置锅内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干。(每香附粒100斤,用醋20斤)香附炭:取净香附,置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但须存性,喷淋清水,取出晒干。
《雷公炮炙论》
采得香附,阴干,于石臼中捣,勿令犯铁,用之切忌。
折叠功能主治
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https://so1.360tres.com/dr/220__/t010e17c659bf44b9bc.jpg,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
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
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
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李时珍称之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王好古称之为“妇人之仙药”。
《别录》: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
《唐本草》:大下气,除胸腹中热。
《医学启源》:快气。
李杲:治一切气,并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消食下气。
《汤液本草》:治崩漏。
《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
《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药理作用
对子宫的作用。香附子(购自南京,据说产于广东)5%流浸膏,能抑制豚鼠、家兔、猫、犬等离体子宫(已孕及未孕)的收缩,对子宫肌张力的弛缓作用,与当归流浸膏相似,但效力较弱。
香附所含的油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
镇痛作用用小鼠电盘刺激法,香附子(采自贵阳)20%醇提取物0.5毫升/20克体重皮下注射,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
抗菌作用块根有抗菌作用,其提取物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