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
(2023-07-26 15:18:39)儿于1年前不明原因出现不自觉眨眼,缩鼻子,清嗓子,曾在神经内科就诊,时轻时重,有时出现不自主抖动。在当地医院诊为抽动障碍,给予地桩宁口服液、五维赖氨酸等治疗,一度好转,停药又发作如前。近1个月明显加重,而求中医诊治。
现症见:形体消瘦,双目不自主眨眼,摇头,撅嘴,耸肩,时有不自主抖动,四肢晃动,急躁易怒,喉中发出怪响,睡眠不安,大便干。舌淡紫,苔薄白,脉弦数。
中医诊断:肝风证
中医证型:肝风内动
中医治法:清肝息风
西医诊断:小儿抽动症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
酒白芍20g
龙
川楝子10g
全
7付,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二诊:3-19 复诊回访,患儿服药后稍缓解,次数减少,昨夜情绪激动后加重,服药后入睡困难未改善,二便调,精神佳,舌淡红,苔薄白。根据患者情况原方加金银花,连翘等调整用药。
三诊:3-26复诊回访,患儿服药后抽动明显好转,症状基本消失,情绪稳定,调整方药后睡眠得以改善,二便调,精神佳,舌淡红,苔薄白。于上方加减继续服用7剂加以巩固。
告知父母小儿抽动症的形成很可能是父母给予小孩的饮食失当,小儿抽动症要想不反复发作,必须要改变以往的饮食习惯,否则任何治疗均不可能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