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息肉治疗的偏方
(2023-05-31 14:39:46)
声带息肉治疗的偏方有哪些呢?声带息肉的患者是越来越多了,大家在生活中做好这类疾病的预防是很重要的事情,很多声带息肉患者都会出现喉咙干结,说话会有些嘶哑的症状,患者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的少说话,多喝水,让声带息肉这种疾病从我们的身上消失。那么声带息肉治疗的偏方有哪些呢?
药物组成 三棱6g 莪术6g 土鳖虫l0g 炮山甲6g 川芎10g 红花6g 桃仁l0g 薏苡仁20g 毛慈姑l0g 玄参15g 石斛10g 生甘草6g
制剂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为1疗程。
方二:煅牡蛎、煅瓦楞子、仙鹤草各 30克,三棱15克,穿山甲、皂角刺、荆 芥、浙贝母、蝉衣、金果榄、桔梗、赤芍、 山慈姑、诃子肉各10克,木蝴蝶5克。
加减:若声带息肉较大者加夏枯草15克,海藻、昆布各10克;湿热内盛,口腻者加藿 香、佩兰各10克,薏苡仁30克;口苦咽干 者加黄芩、焦山栀各10克;阴虚口干者加旱莲草、芦根各15克,女贞子10克;痰热 凝结加胆南星、半夏、化橘红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5天为1个疗程。
主治:声带息肉;声带小结。
疗效:经过1 个疗程的治疗,56例患者中,显效28例; 有效2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 89.3%。
中医将声带息肉列入“慢喉喑”范畴,又称久喑。总属气滞痰凝血瘀所致。症见声嘶日久,讲话费力,胸闷,舌质暗滞,脉涩。治宜行气活血,化痰开音。
方三:山楂陈皮汤
组成:山楂40克,陈皮10克,红糖适量。
用法:山楂打碎,陈皮切碎,加水煎汤,加红糖适量温服。
功效:行气活血,化痰开音。主治声带息肉,属气滞痰凝血瘀型,声嘶日久,讲话费力,胸闷。
方四:桃杏仁凉菜
组成:桃仁50克,杏仁50克,花生米150克,芹菜250克。
用法:将桃仁、杏仁泡发洗去皮,花生米泡发洗净,加佐料共煮熟,勿煮过久;将芹菜洗净切断,用开水焯过待凉,与桃仁、杏仁、花生米拌匀,加入少量盐即可食用,可作正餐小菜食用。
功效:行气活血,化痰开音。主治声带息肉,属气滞痰凝血瘀型,声嘶日久,讲话费力,胸闷。
方五:紫桃萝卜汤
组成:紫菜、桃仁各15克,陈皮30克,白萝卜250克。
用法:紫菜撕碎,萝卜切丝,陈皮剪小块,共人锅煮半小时,去渣,取水煎液300毫升;桃仁打细粉,以水煎液调冲,并加调味品,即可食用,每日1—2次。
功效:行气活血,化痰开音。主治声带息肉,属气滞痰凝血瘀型,声嘶日久,讲话费力,胸闷,·占质暗滞,脉涩。
方六:声带息肉表现为声音嘶哑,每于多言、情志不遂、或妇女经期则加重,甚则失音,伴咽中胀滞不舒,如有痰状,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胸闷不舒,妇女月经紊乱,经量少且有块,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脉弦细。喉镜检查见声带水肿肥厚,有小息肉。 中医认为,声带为筋,肝之所主,肝郁日久则血滞,瘀积形成有形之息赘,已超乎“金实”、 “金破”不鸣之范畴,故宜理气疏肝,活血化瘀。 山楂有活血化瘀之功,善消有形之肉积,故重用山楂活血化瘀消积,加少量柴胡引之入肝经,加少量蝉蜕以开音,诸药合力共奏理气化瘀开音之功,用以治疗声带息肉,简便经济,易坚持长期用药,能取良效。 方法:取山楂20克,柴胡、蝉蜕各4克。沸开水浸泡,代茶频频饮用,每日1剂。 谢仕军 |
方七:加味二陈汤
【来源】蔡福养,《千家妙方·下》
【组成】陈皮、茯苓、半夏各10克,甘草6克,苍术、白术、枳实、白芥子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健脾和中、燥湿化痰。
【方解】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湿邪上窜,壅滞声带而致肥厚,生长息肉。方中用二陈汤(前4味)加二术,助其健脾燥湿之力,加枳实理气化痰,使湿邪不得结于上;白芥子取其辛温,以化寒湿凝聚之痰。诸药合用,以达脾复健运、湿除痰化、息肉消散之目的。
【主治】声带息肉、肥厚、证见音哑、时吐黏痰、胸闷不适等症。
【加减】声带肥厚而息肉色红者,酌加当归、赤芍、怀牛膝等以活血化瘀。
【疗效】临床屡用,均获良效。一般服药15剂左右即可获愈。临床验证有效。
方八:加味养阴汤
【来源】杨志仁,《千家妙方·下》
【组成】干地黄15克,玄参、龙利叶、瓜蒌皮各12克,麦冬、桔梗、桑白皮、柿霜、茜草根、赤芍各9克,红花、三七粉(冲服)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养阴润肺、活血祛瘀。
【方解】平时大声讲话,高声歌唱较多、较久,耗伤肺阴,久之累及肾阴,而导致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此方用地黄、麦冬养阴;龙利叶、柿霜润肺;桑白皮、瓜蒌皮清肺;甘草、桔梗利咽开音;茜草根、红花、赤芍活血化瘀消肿;玄参滋阴降火。诸药相伍,共奏养阴润肺、活血祛瘀之功。
【主治】声带息肉,证见声嘶较重、咽喉干燥、睡眠不宁、舌红苔少、脉细数。
【加减】辅以藏青果含服。每日4枚,以敛肺降火。
【疗效】屡用效佳。坚持服用,每收全功。
方九:天龙饮
【来源】姚楚芳,《上海中医药杂志》(67)1987年
【组成】天谷精、龙须草、龙葵、石龙芮、白英、枸杞子、生地、熟地、白芍、党参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或频次。
【功用】养阴益气、清热散结。
【方解】本病治当养阴益气、清热散结,切忌骤用寒凉、峻用苦寒。方中以天谷精为主药,功专散血;龙葵、白英散结解毒,三味合用散结,以治疗咽喉肿塞;石龙芮补阴润燥;龙须草散瘿结热气而利小便;又加白芍、枸杞子、生熟地、党参益肺气而养肾阴。诸药协同,共奏养阴益气、清热散结之功。徐徐频饮,渐见良效。
【主治】声带息肉和小结。
【加减】伴有乏力,形寒肢冷,加炮附子9克,干姜3克。
【疗效】治疗108例,结果治愈(息肉消失)29例,显效(音哽减轻、息肉明显缩小)34例、有效(音哽减轻、息肉轻度缩小)24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80.6%。
方十:清肺化瘀汤
【来源】刘松孙,《中医杂志》(3)1986年
【组成】凤凰衣、蝉衣各5克,木蝴蝶1克,胖大海、夏枯草各9克,赤芍、茯苓、丹参各10克,蒲公英3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2个月为1疗效。
【功用】清肺利咽、活血化瘀。
【方解】病由肺热,与瘀血有关。方用赤芍、丹参通络散瘀;夏枯草软坚散结;二者同用可使声带息肉与小结缩小或消失;胖大海、蝉衣、凤凰衣、木蝴蝶、蒲公英清热解毒、宣肺利咽;再配以茯苓利湿消肿。诸药合用,共奏清肺利咽、活血化瘀之功。
【主治】声带息肉和小结。
【疗效】治疗20例,痊愈6例,显效7例,好转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
方十一:清肝利咽汤
【来源】宋根信,《千家妙方·下》
【组成】柴胡、白芍、栀子、枳实、射干、半夏各12克,当归、桔梗、前胡、甘草各10克,蝉衣、白芥子各9克,苏子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肝利咽、降逆化痰。
【方解】方中柴胡、栀子、射干清肝利咽;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半夏、苏子、白芥子、枳实降逆行气化痰;蝉衣祛风散结;桔梗、前胡、甘草开肺利咽。诸药合用,共奏清肝利咽、降逆化痰之功,故用之效佳。
【主治】声带息肉及声带水肿。
【加减】肝热偏重者,去半夏、白芥子,加黄芩、龙胆草、青果、丹皮;肝阴不足而肝阳偏盛者,去苏子、半夏、白芥子、前胡,加生地、丹皮、酸枣仁、五味子、降香,并可加重用白芍至20克;若湿痰为主者,则去栀子、射干,加茯苓、陈皮;因逆气壅肺,而化热伤津者,则去半夏、白芥子、前胡,加降香、生地、麦冬、腊梅花。
【疗效】临床屡用、观察,用本方对证加减化裁,治疗声带息肉或声带水肿或二者兼有者效果尚满意,治疗单纯声带水肿而失音者,疗程尤短,一般在2~5天;治疗声带息肉或兼有水肿而失音者、疗程稍长,一般声音恢复正常在6~15天左右,息肉完全消失在15~45天左右。若息肉较大(直径在4毫米以上)可能更长些。同时还发现息肉由红色逐渐变为淡红色、白色,同时由大变小,最后消失而痊愈。
方十三:济生乌梅丸加味治疗各种息肉
方十六:声带息肉是一种较为难治的喉科疾病 ,证属肺气失敛 ,痰血瘀阻 ,日久恶肉乃生。一般药物难以奏效 ,西医多建议手术治疗 ,但许多患者常惧怕手术 ,且术后易于复发。近年来笔者自拟乌梅僵蚕丸治疗本病 5例 ,收到良好效果 ,兹举例一则。金某 ,女 ,3 6岁 ,售货员。于五年前患急性咽喉炎 ,经服中、西药好转。半年前又因受凉感冒 ,引起喉中不适、疼痛、声音嘶哑 ,长期服用抗菌消炎之西药和清热解毒、养阴润肺之中药 ,未见明显好转 ,且从事售货员工作 ,说话又多 ,声嘶日益加剧 ,咽喉常感梗塞 ,痛苦异常。于 1 999年 3月赴青岛某医院经病理检查 ,诊断为声带息肉 ,建议手术治疗。因患者畏惧手术 ,于 1 999年 3月 1 5日前来诊治。察其面色晦暗 ,因语言费力而不爱说话 ,而说话时需费尽力气方能听清 ,咽部轻度充血 ,舌质淡红 ,苔黄 ,脉细弦。证属痰瘀阻滞 ,声带气血循行不畅 ,治宜化痰祛瘀 ,活血利咽 ,方用乌梅僵蚕丸。处方 :乌梅 2 5 0 g(去核 ) ,僵蚕 2 0 0 g,桔梗 2 0 0 g,丹参 2 0 0 g,蝉蜕3 0 g,甘草 3 0 g。共研细末 ,炼蜜为丸,每服9克。
声带息肉的3大食疗药膳
声带息肉是是喉部常见病,尤其好发于教师。专家表示,声带息肉的发生可能是由于长期发声不当或用声过度,或一次强烈发音之后所致。
【声带息肉的食疗方】
食疗一:紫桃萝卜汤
组成:紫菜、桃仁各15克,陈皮30克,白萝卜250克。
用法:紫菜撕碎,萝卜切丝,陈皮剪小块,共人锅煮半小时,去渣,取水煎液300毫升;桃仁打细粉,以水煎液调冲,并加调味品,即可食用,每日1~2次。
功效:行气活血,化痰开音。
主治:声带息肉,属气滞痰凝血瘀型,声嘶日久,讲话费力,胸闷,占质暗滞,脉涩。
来源:朱义国。食疗药膳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230
食疗二:桃杏仁凉菜
组成:桃仁50克,杏仁50克,花生米150克,芹菜250克。
用法:将桃仁、杏仁泡发洗去皮,花生米泡发洗净,加佐料共煮熟,勿煮过久;将芹菜洗净切断,用开水焯过待凉,与桃仁、杏仁、花生米拌匀,加入少量盐即可食用,可作正餐小菜食用。
功效:行气活血,化痰开音。
主治:声带息肉,属气滞痰凝血瘀型,声嘶日久,讲话费力,胸闷。
来源:谭兴贵。百病食疗方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54
食疗三: 山楂陈皮汤
组成:山楂40克,陈皮10克,红糖适量。
用法:山楂打碎,陈皮切碎,加水煎汤,加红糖适量温服。
功效:行气活血,化痰开音。
主治:声带息肉,属气滞痰凝血瘀型,声嘶日久,讲话费力,胸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