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

【性味】酸、涩,温
【归经】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
乌梅食疗作用:
乌梅最主要的功效是引气归元
胡椒最主要的功效是引火归元
阿胶最主要的功效是引血归元。
味酸、微涩,性平。归肝、脾、肺、胃、大肠经。质润敛涩。乌梅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实,含有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糖类、谷甾醇、维生素C等成份,具有理想的抗菌作用。乌梅是药食同源的制品,是青梅经过加工后的中药材之一,其性温,味酸涩。
我用乌梅治疗阴虚的心得分享:
汗,是阴虚,汗血同源 睡觉出,汗出多了等于血出多了,不好,所以要治疗。方法如下:
乌梅9个,大枣3个(去核)掰开,加水煮10-15分钟,加入冰糖,当茶饮。
养生食疗家贡献出来的独家密方:
第一方:12个乌梅,6克甘草,加水煮40分钟左右,最后加入冰糖(建议用那种原生态的大块大块的效果更好)。作用:疏肝理气,适合于大便时干时稀,肚子里有气乱窜,屁比较多的人,这种人属于肝气郁结。用这个方子效果特别好。
第二方:12个乌梅,先煮30分钟,放入陈皮12克(大约一个陈皮),再煮20分钟,最后放入冰糖。主治:咳嗽,特别是夜咳,不管风寒还是风热都有效,风寒的上午喝可加姜丝,当茶饮,一天喝三到四次。
特别说明:
1、日常生活中可以偶尔用几颗乌梅加冰糖煮水(乌梅先煮15分钟左右再放冰糖),可收敛肝气,利肺,防咳嗽,引气归元。(一帘姐的亲身经历:曾咳一个多月不止,用了N多方法无效,经小草支招,让一帘姐用乌梅加冰糖煮水后,一次即止,实在太神奇啦)
2、炖排骨之类的时候可以放一颗乌梅进去,加少许陈皮或甘草,一是可以去腥,二是可以调节酸碱度,改善亚健康,因为肉是酸性的,吃多了体内偏酸。(很多人长痘的原因是因为自身的酸碱度失衡了,造成亚健康状态,从而出现了痘痘)
3、超市里买的乌梅是当零食的,加了防腐剂以及别的添加剂,药用效果差,几乎没有。所以,如果想起到治病的效果,请不要用那种食用乌梅(加了糖的蜜饯乌梅)。
现在市面上卖的有好有次,区别如下:
极品:选成熟后才从树上采摘下来的青梅,选果肉饱满的,用柴火的烟熏制而成。10斤青梅只能熏制1斤乌梅,符合这种条件熏出来的乌梅从表面看,色泽黑亮,果肉饱满。闻,有烟火味。
次品:捡未成熟时因各种原因掉下树的果子,熏成的,这种乌梅肉眼可辨别,基本没肉,只有一层果皮。另外,还有为了省事的,用电熏制,这样熏出来的梅子药效很差,几乎没有药效。用柴火熏出来的才能成为温性。(很多人听我说起过之后也去药房买了乌梅,可是就是没有效果,现在才明白为何没有效果了。想当初我自已也是贪图方便,随便在药房买些煮水治咳嗽,效果很差。)
以下是极品乌梅和差乌梅(最底下的那张图,只一层果皮,没有肉的哦),作个对比:
极品:
http://image41.360doc.com/DownloadImg/2011/11/0518/19038135_1.jpg
http://image41.360doc.com/DownloadImg/2011/11/0518/19038135_2.jpg
差的乌梅:
http://image41.360doc.com/DownloadImg/2011/11/0518/19038135_3.jpg
临床应用:
2、用于乾咳无痰,急、慢性咽喉炎。 乌梅一个,洗净含服,上、下午各一次。
3、用于久泻,久痢。乌梅又能涩肠止泻痢。治久泻、久痢者,常与罂婴壳、诃子等同用,如《症治准绳》固肠丸。或乌梅炭15 克,捣碎後水煎服,每天三次。
4、用于蛔厥腹痛,呕吐。蛔虫得酸则伏,乌梅极酸,具有安蛔止痛,和胃止呕的功效。适用於蛔虫引起的腹痛、呕吐、四肢厥冷的蛔厥病症。常与细辛、川椒、黄连、附子等同用,如乌梅丸。或乌梅7 个,苦楝树皮 (白色、较薄而软的一层) 6 克,甘草 6 克,水煎,睡前服,小儿酌减。
5、用于虚热消渴。乌梅味酸生津,故有生津止渴之功。治虚热消渴,可单用煎服,或与天花粉、麦冬、人叁等同用,如玉泉散。
6、 用於胆囊炎、胆结石。乌梅7 个,五味子、四川金钱草各 30 克,水煎服。
7、用於鸡眼、疣(鱼鳞子)。 乌梅250 克用水煮烂,去核後浓煎成膏,加适量食盐、食醋调成稀糊,敷患处,每天一次。
8、用于牛皮癣:乌梅500克,白糖少许。乌梅去核加水熬成膏状,每日3次,每次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