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肿的病因、病机
(2023-04-12 11:28:19)
黄帝说我听说肠胃受纳饮食物以后,所化生的精气沿着不同的通道运行于全身。其中出于上焦的卫气,能够温煦全身的肌肉、皮肤,濡养筋骨关节,通达于腠理。出于中焦的营气,像自然界雨露布洒大地一样,流注于人体肌肉的大小空隙之间,同时还渗入孙脉,加上津液和调,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就化成红色的血液而运行于人体的脉道之中。血液运行和顺而有条不紊,首先充满孙络,再注入络脉,络脉充满了便注入经脉,这样阴经阳经的血气充盛,便随着呼吸而运行于全身。营卫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和循环道路,与天体的运行一样,周而复始,无休无止。如果发生病变,要细心地诊察虚实,然后进行调治。用泻法去治疗实证,就能使邪气衰减,但泻得太过,反会损伤正气。泻法宜急速出针,可迫使邪气衰减,若仅用留针法,不能及时泻邪,则病情先后如一,仍不见好转。相反,用扶正的方法,可以消除虚弱的现象,但过于补了,也会助长邪之势。经过调治,气血就会协调,形体和神气也就可以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了。关于血气是否平衡的道理,我已经知道了。但还不了解痈疽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又怎样把握其形成与恶化的时间及判断死生口期的远近呢?你可以讲给我听一听吗?
岐伯说气血运行于经脉,循环不止,它与天地的运动规律相一致。如果天体运转失其常度,就会出现日蚀月蚀;大地上江河淤塞或决溃,就泛滥四溢,水涝成灾,以致草木不长,五谷不生,道路不通而民众不能往来,使得长年居住在城里或乡间的百姓们流离失所。人体的气血也是这样,请让我谈谈其中的道理。人体的血脉营卫周流不息,与天上星宿的运转、地面河水的流行相应。如果寒邪侵入经脉血络之中,就会使得血行滞涩,血行滞涩不通,卫气也就壅积不散,气血不能往复周流而聚结在某一局部,便形成痈肿。寒气郁久化热,热毒盛积熏蒸,使肌肉腐烂,肌肉腐烂便化成脓液,脓液不得排出,又会使筋膜腐烂,进而伤及骨骼,骨髓也就随之消损了。如果痈肿不在骨节空隙之处,热毒就不能向外排泄,煎熬血液而令其枯竭,使筋骨肌肉都得不到营养,经脉破溃败腐,于是热毒深入灼伤五脏。由于五脏损伤,人就会死亡。
前一篇:阳和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