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泻心汤

(2023-02-27 11:38:24)

泻心汤,著名重要方剂。由大黄10克、黄连、黄芩各5克,上药三味,以水800毫升,煮取250毫升而成。主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吐血,衄血,便秘溲赤;或湿热内蕴而成黄疸胸痞烦热;三焦积热,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外证疮疡,心胸烦闷,大便秘结;湿热黄疸,胸中烦热痞满舌苔黄腻脉数实者。

【各家论述】

1.《金鉴》:心气"不足"二字,当是"有余"二字。若是不足,如何用此方治之,必是传写之讹。心气有余,热盛也,热盛而伤阳络,迫血妄行,为吐、为衄。故以大黄、黄连、黄芩大苦大寒直泻三焦之热,热去而吐自止矣。

2.《金匮要略浅注》:此为吐衄之神方也。妙在以芩、连之苦寒泄心之邪热,即所以补心之不足;尤妙在大黄之通,止其血,而不使其稍停余瘀,致血瘀后酿成咳嗽虚劳之根。

3.《金匮要略今释》:黄连、黄芩治心气不安,即抑制心脏之过度张缩,且平上半身之充血也。大黄亢进肠蠕动,引起下腹部之充血,以诱导方法,协芩、连平上部充血也。

4. 方中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大黄泻下焦火。三焦实火大便实者,诚为允当。由于三黄之性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故对湿热内蕴而发的黄疸,也能主治。

【临床医案】

1.吐血:大吐狂血成盆,六脉洪数,面赤,三阳实火为病。与大黄六钱,黄连五钱、黄芩五钱。泻心汤一帖而止,二帖脉平,后七日又发,脉如故,又二帖。

2.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属中医呕血、便血范畴。。

3.天行赤眼:且见水肿,眼眵多,口干,大便干结,舌赤苔黄燥,脉数。诊断为:急性结膜炎,证属邪火上扰,治以清心降火。用泻心汤加玄明粉,服六剂。眼睑红肿消退,大便通畅而愈。

折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气逆与气陷
后一篇:导赤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