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王陵寻踪记

齐国王陵寻踪记

山东,俺的故乡
某些事总希望计划
某些事
不及人心变化
于是有了此次山东之行
披星戴月
上了武汉开往青岛的高铁
开始了此次流浪
淄博站下车
包车的司机大哥
举着牌子接了俺
第一站直奔临淄齐陵镇
那是田齐六王的陵墓
分别是二王冢和四王冢
二王冢
http://s3/mw690/001BKtVZgy6NxuOFi8y32&690
二王冢远眺
http://s10/mw690/001BKtVZgy6NxuRBV4509&690
田剡冢
http://s16/mw690/001BKtVZgy6NxuLQhnp3f&690
齐恒公田午冢
http://s5/mw690/001BKtVZgy6NxvKCgCw24&690
http://s1/mw690/001BKtVZgy6Nxv589gI20&690
http://s2/mw690/001BKtVZgy6Nxz0UOfT41&690
四周散落的青砖构件
http://s15/mw690/001BKtVZgy6NxyXzEmO3e&690
http://s5/mw690/001BKtVZgy6NxzaWqA454&690
http://s11/mw690/001BKtVZgy6NxuGEUn8da&690
二王冢附近的取石坑
http://s7/mw690/001BKtVZgy6Nxv10ywe46&690
盗洞
http://s7/mw690/001BKtVZgy6Nxwb2lLw36&690
四王冢
在临淄区齐陵镇南面的丛山峻岭上,在碧草染绿、稼禾盈畴的牛山东侧,坐落着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陵墓——四王冢。它南依山岭,北面淄水,呈东西向一字排开,宛如连绵群峰,气势巍峨。古时牛山一带万木葱茏,风光旖旎,是一处距离齐都临淄较近的游览胜地,姜齐景公常登临牛山北望齐都。后来的田齐统治者选择此处作为永久的安息之所,显然是看中了这里的地域风光。
四王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田齐王陵”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二王陵一起构成了目前我国最大规模的先秦诸侯王陵古墓群。四王冢,又名四豪冢,俗称“四辈坟”、“四女坟”,是公元前356年至公元前265年90年间相继执政的田齐威、宣、湣、襄王四代国君的陵墓。郦道元《水经·淄水注》曰:淄水“又经四豪冢北,水南山下,有四冢,方墓圆坟,咸高七尺(注:尺为丈之误),东西直列,是田氏四王冢也。余考田氏中称王者五,而王建迁于共以死。所谓四王,则威、宣、湣、襄是矣。” 《齐记补遗》则指出“四王”是田齐威、宣、湣、襄四王。明嘉靖年间《青州府志》记载:“齐四王墓,在(临淄)县南牛山东。”顾炎武的《四王冢记》对此又作了进一步论证。从此,四王为田齐威、宣、湣、襄四王的陵墓几成定论。
四王冢位于鼎足山西南,牛山之东,东西直列,状如山丘。按照自西向东的顺序,其一为齐威王墓,高30米,周长140米;其二为齐宣王墓,距齐威王墓130米,高34米,周长157米;其三为齐湣王墓,距齐宣王墓105米,高22米,周长190米;其四为齐襄王墓,距齐湣王墓160米,高23米,周长130米。四冢东西排列,总长541米,犹如四峰并立,气势雄浑壮阔,显现出一派泱泱大国气象。
在四王冢北侧600米见方的范围内,另有排列井然有序的多座小型坟墓。考古学家认为,在当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思想指导下,有身份的人是忌讳在此修墓的,因此这些应该是王室成员或臣属的陪葬墓。《周礼·春宫》记载:“冢人掌公墓之地,辩其兆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士居后,各以其族。凡死于兵者,不入兆域。凡有功者居前,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四王冢与近旁小型坟墓的排列,显然是“子孙各就其所出王,以尊卑处其前后”的公墓埋葬原则的具体体现。田齐王陵与这些置于陵前的墓葬高低错落,大小相衬,凸显着君王生前君临天下的气派和死后依然驾驭群臣的威严。
齐威王,名因齐,他是桓公午之子,田齐政权第四任国君,也是齐国历史上第一位称王者。公元前356年起执政,公元前320年卒,在位36年。他曾以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使齐国大治。经桂陵、马陵之战,大败魏军,极一时之盛,列战国七雄之一。史料记载,他即位初期曾经沉湎于灯红酒绿之中,一旦浪子回头便励精图治,最终成为一代名君。邹忌“鼓琴”谏威王、拜相治国的故事,淳于髡“隐语”谏威王,使之“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故事,其中的核心人物都是威王。
齐宣王,名辟疆,威王之子,为田齐政权第五任国君。公元前320年即位,公元前301年卒,在位19年。齐国自田齐桓公午始,设立稷下学宫,倡导百家争鸣,至宣王时发展到鼎盛时期。宣王给予文学游说之士很高的待遇,邹衍、田骈、慎到、环渊、淳于髡等76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稷下学士达到上千人。司马光《稷下赋》赞曰:“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
齐湣王,名地,宣王之子,田齐政权第六任国君。公元前301年即位,在位17年。曾经号称“东帝”,后经苏代说之,去除东帝称号复称王。执政前期兵力甚盛,裕以并周室为天子,引起诸侯恐惧。公元前284年,燕、秦、韩、赵、魏五国合谋,大举伐齐。湣王出亡于莒,楚使淖齿领兵救齐。淖齿阴谋与燕瓜分齐国领土,遂杀死齐湣王。后世多以为,是齐湣王执政后期的穷兵黩武,毁掉了自己的半世英名,也断送了齐国的命运前程。
齐襄王,名法章,齐湣王之子,田齐政权第七任国君。湣王死于淖齿之手以后,法章改变姓名到莒太史中作佣人,并与敫家女儿私定终身。公元前283年,莒人立法章为襄王。田单破燕军,收复齐地后,迎接襄王返回都城临淄。齐襄王在位19年,公元前265年归西,把一个破烂摊子留给他的儿子齐王建。44年后,消灭东方五国后的秦国一举灭齐,完成了统一大业。
四王冢远眺
http://s1/mw690/001BKtVZgy6Nxw4mCGc20&690
http://s9/mw690/001BKtVZgy6Nxv3N7YY68&690
齐威王冢
http://s16/mw690/001BKtVZgy6NxvW8XG75f&690
http://s5/mw690/001BKtVZgy6NxvUS9jm84&690
齐宣王冢
http://s9/mw690/001BKtVZgy6Nxw3nXoQ28&690
http://s6/mw690/001BKtVZgy6NxvT18FL85&690
齐湣王冢
http://s14/mw690/001BKtVZgy6Nxw1j1V30d&690
四王冢附近的陪葬墓
http://s10/mw690/001BKtVZgy6Nxw1iR0519&690
盗洞
http://s5/mw690/001BKtVZgy6Nxvba1sE34&690
四王冢附近的取石坑
http://s14/mw690/001BKtVZgy6Nxv8CyKN0d&690
田齐王陵看罢
俺有了一些判断和思考
齐国王陵形制异于中山王陵
虽发现青砖构件
但始终未发现瓦片
询问了附近农作的老人
称从未见过残留的瓦片
所以大冢阶梯平台未必存在回廊式建筑
且大冢所谓的阶梯平台
不排除为后人为开垦种地所致
地面残留的青砖如果与大冢有关
可能是墓道或墓室的构件
此外在大冢周边均发现取土取石的大坑
尚不知与堆积冢土是否存在有关连
但在查看大冢的夯土中发现了石灰状物质
疑似与烧煮夯土加热后形成
且大坑的石质也正是石灰岩
也许是个巧合
修建在丘陵之上的封土
凸显陵墓的雄伟
让俺叹为观止
比起西汉帝王冢
有过之而无不及
东周齐景公陪葬殉马坑
东周殉马坑位于淄博市临淄区河崖头村西。墓主为齐景公,是继姜太公后第25代国君,在位58年,是齐国执政最长的一位国君。墓室南北26米多,东西23米余,椁室位于墓室中部,用自然石块垒砌,南北长8米,东西宽7米,深5米。墓早年被盗,随葬品无存,唯周围的殉马坑大部分保存完好。
1964年山东省考古所发掘了北面西段54米,清理殉马145匹;1972年发掘清理了西面南端30米,殉马83 匹;1980年于西面南端建起殉马坑展厅,展示殉马106匹。殉马排列密度平均每米地段2.78匹,全部殉马当在600匹上下,属世界罕见。殉马全是壮年战马,且均为骟马,是被处死后人工排列而成,马两行,前后叠压,昂首侧卧,四足蜷曲,形作奔跑状,呈临战姿态,威武壮观。
春秋战国时期是马上千秋,“千乘之国”就有威加四海的雄风。
600 多匹马可装备 150
多辆战车,相当于一个小诸侯国的全部军力。由此可见作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国经济的发达,军力的强盛。齐景公名杵臼,是姜齐的第 25
代国君,在晏婴的辅佐下,在位 58 年,是齐国执政最长的一位国君。
http://s9/mw690/001BKtVZgy6NxwbmigM18&690
http://s4/mw690/001BKtVZgy6NxxyQn5Ne3&690
http://s15/mw690/001BKtVZgy6NxwdTKfI5e&690
http://s11/mw690/001BKtVZgy6NxwdSMMG6a&690
http://s2/mw690/001BKtVZgy6Nxwoe8E1a1&690
http://s14/mw690/001BKtVZgy6Nxwp2Upf3d&690
孔子闻韶处
韶乐与东夷俗乐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周立国,用《韶》作为祭庙乐,故被视为宫廷大乐。姜太公封齐,作为周之宫廷大乐,当然也要随之带入齐国,《韶》又得到了接触其母体的机会。这是因为,姜太公入齐,以“因俗简礼”为基本国策,其下历代君主多继续执行其开放务实的政策,故而宫廷与民间,没有象周王朝那样森严的界限,更加有的君主厌宫廷乐舞而喜欢俗乐。齐景公就曾说:“寡人更好俗乐”。《史记·孔子世家》载:鲁定公二年(元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齐国所带参加大典的乐舞就是俗乐(莱乐)。齐国用俗乐作为诸侯会盟大典用乐,可见齐对俗乐的重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韶》乐受到了当地俗乐的影响,而吸收了新的素材,涂上了地方色彩。也正是由于《韶》具备了齐国地方风貌,齐国君主们使用它的场面也随之扩大,不仅用于祭典,还用于迎宾、宴乐等等。《离骚》“奏九歌而舞韶兮,聊暇日以偷乐”,就可说明屈原在齐国,受到了包括《韶》在内的隆重接待。
http://s16/mw690/001BKtVZgy6NxwFuzKv2f&690
http://s2/mw690/001BKtVZgy6NxwGXsR3d1&690
抵达淄博火车站时天色已黑
淄博交通台正播放着陈奕迅的《好久不见》
忽然间千万盏街灯都为俺亮起
好吧,后会无期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