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湾水库
羊毛湾水库位于乾县石牛乡羊毛湾村北的渭河支流漆水河上。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1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0.85亿立方米。水库按多年调节设计,以灌溉为主,兼及防洪、养殖等。
水库于1958年动工建设,历经12年,于1970年建成,先后于1986年、2000年两次对羊毛湾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为补充水库水源,于1995年建成“引冯济羊”输水工程,每年可由冯家山水库向羊毛湾水库输水3000万立方米,有效解决水库水源不足问题。
1953年,省水利厅局查勘队提出程家河、羊毛湾、紫石崖和镇头可建水库的漆水河总体开发方案。1958年9月,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提出,《漆水河流域蓄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11月,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大队完成《水库坝址及库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9月29日,省水利厅厅长管建勋在乾县召开乾县、 永寿、扶风、麟游、武功5县县长会议,经过座谈讨论,决定先修羊毛湾水库,成立了由乾县副县长张振华任主任,农工部长屈军、省水利厅工程师董玉璋任副主任的羊毛湾水利工程施工委员会(1959年改为羊毛湾水利工程局),省水利厅工程师董玉璋、技术员孙敖大、张天祥等常驻工地负责工程设计及施工。
1960年3月,在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水科所、西北农学院、陕西工业大学和省水校派出的工作组、实习学生的配合下,完成了《羊毛湾水库灌溉工程初步设计》,1961年冬,基本完成了道路、施工导流、大坝基础、截流槽开挖、输水洞、泄水底洞的开挖和部分衬砌。1962年春,工程在压缩基建战线中停建。
1965年,陕西省长李启明和省水利厅副厅长于澄世到羊毛湾工地视察,研究讨论了工程复工有关准备工作,并纳入省基建项目,1966年10月恢复建设。施工期间,先后负责施工的领导有崔发源、陈尚志、 刘文儒、康见闻、杜文秀、张俊中等。全县除集中3万多劳力,省水电工程局机械施工队承担大坝建设任务,1968年12月大专院校300余名待分配学生参加工程建设2年。1970年元月,县革委会主任吴维录带领全县3200多名干部、教师,背着行装赴工地,突击大坝最后6米的填筑工程。至1970年3月完成了包括大坝、输水洞、溢洪道和泄水底洞的全部枢纽工程施工任务。
水库枢纽由大坝、输水洞、溢洪道、泄水底洞组成大坝系碾压式均质土坝,建于裂缝、溶洞发育的石灰石基岩上,坝顶高程646.6米,最大坝高47.6米,上有1米高防浪墙,坝顶长488米,宽7米,迎水坡用块石砌护,背水坡用草皮植被。除险加固后总库容达1.2亿立方米,有效库容5220万立方米。
输水洞位于大坝左岸石灰石基岩上, 进口高程620米,长113米,为直径2.5米的圆形钢筋混凝土洞,设计流量10立方米每秒,最大流量16立方米每秒。放水塔为圆形,粗料石砌筑,钢筋混凝土加固,外径5米,高23.2米,位于输水洞进口段39.7米处,闸室内设2米×2.05米、1.9米×2.0米平板钢木闸门两套,由两套20吨油压千斤顶启闭。
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的石灰石基岩上,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泄流量1350立方米每秒,500年一遇洪水校核,泄流量2490立方米每秒;进口为开敞式宽顶堰,堰顶高程635.9米,堰宽70.3米,溢洪道全长205米,由两级陡坡组成,下接挑流鼻坎。
泄水底洞位于大坝右岸“龙脖子” 底部第三系红土砾石层上,进口高程605.27米,全长230米,塔前79米为直径2.5米的钢筋混凝土圆形压力隧洞, 塔后104米为直径2.5米的无压混凝土洞,末端41米为浆砌石马蹄形洞, 下接陡坡式跌水段。洞内壁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护面。放水塔为外径5.7米的圆形浆砌料石和混凝土结构,高24米,塔底高程603.76米。闸室改造为钢衬,安装2扇平板钢闸门、2台液压启闭机,设有工作桥至坝顶。泄水底洞最大泄水量61立方米每秒,为水库放空、补漏而设,并作排沙之用。
羊毛湾库坝地段基底岩层为寒武——奥陶系灰岩,上覆第三系红土砾石层、第四系砂卵石层、黄土状壤土、黄土层等,灰岩裂隙、溶洞发育,在库区内诸多红土缺失区形成漏水通道。故在水库蓄水初期平均年漏水量高达0.4亿立方米,为年径流量的一半。工程标准偏低,质量不高,隐患层出不穷,主要建筑物沉降、裂缝、变形、渗漏等现象普遍而严重。底洞水流紊乱,振动声远闻10里开外;溢洪道底板破碎, 鼻坎基础外露,达不到溢洪要求。供电系统也与管理要求不相适应。1986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病险库。
从1986年起,陕西省水利水土保持厅组织设计、施工、管理部门多次对出现病害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委托南京水科院、省水科所等单位对工程地质、设计、施工、原型观测等资料进行整编,对病害部位进行探查和水工模型试验, 委托省水电勘测设计院作除险加固设计,1986年6月对初步设计进行审查后, 确定了加固工程内容。1987年3月,乾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以主管副县长李成虎任组长、县水利水保局副局长宋希科任副组长的除险加固领导小组, 开始进行除险加固的准备工作。1988年3月25日~30日,省水利水土保持厅和省水利学会邀请全国有关科研、设计、施工、管理和高等院校的92名专家、学者,在西安召开了羊毛湾水库大坝工程安全论证会,认为大坝稳定有足够的安全系数,但变形还未稳定, 有可能再次出现裂缝、塌坑等问题。除险加固施工从1985年9月开始,先后由省水电工程局二、三工程处、省水电勘测设计院地质总队、乾县电力局劳动服务公司、上海海洋水下工程公司等,完成了输水洞和泄水底洞改建安装、溢洪道改建加固、大坝原形观测设施布设、10千伏输电线路架设和漏水部位水下封堵工程等, 1989年11月全部竣工,达到除险加固设计要求。1990年11月6日~8日, 省水利水土保持厅组成以副厅长焦居仁为主任委员的验收委员会,在咸阳市召开了羊毛湾水库除险加固竣工验收会,认为工程设计合理,施工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优良,初期运行安全可靠,同意竣工验收,并上报水利部摘掉病险水库帽子。
羊毛湾水库工程累计投资1916万元, 其中开工投资143.4万元,第二次建设投资1025万元(国家投资652.6万元, 集体自筹372.4万元) ,除险加固投资747.63万元,群众投工1390万工日。设施灌溉面积32.5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4万亩。水库养鱼年产量已突破1万公斤。
羊毛湾库坝地段基底岩层为寒武——奥陶系灰岩,上覆第三系红土砾石层、第四系砂卵石层、黄土状壤土、黄土层等,灰岩裂隙、溶洞发育,在库区内诸多红土缺失区形成漏水通道。故在水库蓄水初期平均年漏水量高达0.4亿立方米,为年径流量的一半。工程标准偏低,质量不高,隐患层出不穷,主要建筑物沉降、裂缝、变形、渗漏等现象普遍而严重。底洞水流紊乱,振动声远闻10里开外;溢洪道底板破碎, 鼻坎基础外露,达不到溢洪要求。供电系统也与管理要求不相适应。1986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病险库。
羊毛湾水库灌区管辖羊毛湾、老鸦咀、南沟及东、西芋村大、中、小型水库共五座,其中老鸦咀水库为中(二)型水库,南沟、东、西芋村水库为小型水库。灌区主要灌溉乾县、武功、永寿3县14个乡镇151个村,设施灌溉面积32.5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4万亩。灌区有总干渠一条长39.7公里;南、北干渠两条,全长13.1公里;支渠20条,全长106.6公里;斗渠366条,总长336公里。
西羊毛湾水库库区属北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一l 4℃。最大风速18M/s,多年平均降雨量629.5mm,降雨多集中在7~9月。水库四周环山,有石牛山、娄敬山,山坡植被多为小灌木,植被一般。库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可利用的达20多种,尤以酸枣为著,动物有水鸭、野鸡、野兔、狍子等。
羊毛湾水库所在地区乾县是陕西著名的文化和旅游大县,文化底涵丰富,是闻名全国及世界各地的唐代女皇武则天和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所在地。水库库区也有许多人文古迹,如龙岩寺、盘龙寺、好寺、米状元墓等。库区群众憨厚老实、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地方小吃名目繁多,尤以“乾洲四宝"闻名中外。近年来,水果种植逐年扩大,石牛的富士苹果,远近闻名,羊毛湾的酥梨和杏,也很有名气。
羊毛湾水库是陕西省九座大型水库之一,是关中中部既咸阳市境内迄今最大的蓄水工程。水库总库容1.2亿立方,有效库容5220万立方。水库东西宽3km,南北长7km,水库水面积5000亩,养殖水面积3500亩,平均水深1 2m。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输水洞、泄水底洞和溢洪道四部分组成。大坝长488m,高47m,坝顶宽7m。输水洞和泄水洞分别位于大坝左岸和右岸,为灌溉输水和泄洪排砂之用。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进口为开敝式宽顶堰,堰上建有5孔交通桥。水库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库自1970年下闸蓄水以来,先后经过两次除险加固,水库工程的设施和安全运行得到了极大改善。
近年来,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关怀支持下,羊毛湾水库管理局不断加强水库基础设施建设,水库专线公路与省道209公路(乾陵一法门寺)连接。电力、通讯均为专用线路,交通畅通、通讯方便。同时,本着“合理规划,有效利用”的原则,加大水库旅游开发的力度,己先后在水库建成庭院式宾馆一座,垂钓鱼池一座,游艇码头两处,购买游艇两艘以及其他服务设施的建设。
羊毛湾水库灌区管辖羊毛湾、老鸦咀、南沟及东、西芋村大、中、小型水库共五座,其中老鸦咀水库为中(二)型水库,南沟、东、西芋村水库为小型水库。灌区主要灌溉乾县、武功、永寿3县14个乡镇151个村,设施灌溉面积32.5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4万亩。灌区有总干渠一条长39.7公里;南、北干渠两条,全长13.1公里;支渠20条,全长106.6公里;斗渠366条,总长336公里。
陕西百科咸阳市羊毛湾水库管理局,县级建制,隶属于咸阳市水利局。管理局机关设办公室、工程科、灌溉科、多种经营科、工程质量监督科、财务审计科、防汛办公室、设计室;下辖亓父、老鸦咀、临平3个灌溉管理站,羊毛湾水库枢纽管理站,南沟、漠西、跃进3个抽水管理站,咸阳市秦渭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及抗旱服务队、老鸦咀水库管理站、羊毛湾休闲度假山庄,共11个下属单位。全局共有职工246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4
人。
羊毛湾水库自1970年建成运行30多年来,灌区先后完成了引冯济羊输水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项目,实施了灌区更新改造世行贷款项目、节水续建配套项目、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库区水保生态治理项目等,共争取计划投资2亿多元,现已完投资1亿多元,使水库枢纽和灌区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促进了灌区工、商、林、牧、渔的全面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羊毛湾水库位于陕西关中中部乾县境内,坝址座落在漆水河中游乾县石牛乡羊毛湾村,故得名羊毛湾水库。漆水河为渭河较大的支流之一,发源于麟游县招贤镇北的斜梁,流经麟游县城、永寿县的好寺、乾县羊毛湾等地。在乾县龙岩寺出山谷,向南入武功县,在武功县的桥寨村南汇入渭河,全长125㎞,流域面积3827K㎡。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