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为中国网球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以及众多的粉丝——看看那些个坐在赛场边、为李娜每一次得分拍红了手掌的蓝眼睛、高鼻梁……很感慨,这已不仅仅是中国网球的光荣,更是所有中国人的一份集体自豪。
这种感觉,似曾相似。在刘翔的身上,在丁俊晖的身上,我们都曾真真切切地有过体会——因为一个人,而在全中国火了一项运动,这是很了不起的,这才真正体现了一位明星对于一项竞技运动的推广作用。稍为不同的是,小刘和小丁是少年成名,而相比之下,李娜则是大器晚成。
当年,李娜为“单飞”,曾大嘴“炮轰”过中国网协,没想到,恰恰是这位当年的“刺儿头”,在终于获得展翅翱翔之后,自由自在发展、快速融入世界,最终为中国体育的突破做出突出贡献——李娜获胜后,世界媒体开始做起了中国网球的“荣耀盘点”: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一枚双打金牌,到如今四大满贯上的一次次历史突破。试想,如果没有当初网协放手“单飞”,李娜怎可能有机会与世界最顶尖的高手同出入、共训练,在大赛交手之时,在面对关键分之时,能够不惊不怵,还敢于放手回击——那是一种经历过大场面的淡定。
历史的书写,靠的,往往是这样的一个个闪亮个体。有时候,放,只是为了更好的收,中国网球“单飞”成功,是否也可以为中国体育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多样、更长远的思考模式?
说到底,个人与集体,相辅相成,集体的荣耀,源自一个个个体的成功,而个体的成长与成功,肯定离不开一个宽松的集体、一套科学的机制。 小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