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娴伊人
小娴伊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62
  • 关注人气:7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归来

(2010-11-28 09:14:00)
标签:

体育

 女排归来了。就像几天前,刘翔在红色跑道上的归来一样。羊城亚运,刮起一股归来之风。
这支中国女排,远不是历史上最强的,却有精气神、有战斗力,最重要的,是能够打动人的一支队伍。昨天赛后,全场观众陪伴着女排,一起高唱国歌,一起看完颁奖仪式……很感动。
技术,虽还有欠缺;水平,虽有待提高,以至于在面对韩国这样的对手之时,中国女排都打得如此费劲。但这并不能妨碍这群姑娘成为羊城最可爱的人之一。不仅仅因为她们为中国代表团的亚运之行,完美收官,拿下了第199金,更在于在这支女排身上,依稀可以看到老女排那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又回来了。
所以,即便在比分一直落后之时,现场的观众也“不离不弃”,持续加油呐喊,直到最后的一刻。如果连你自己都放弃了,还有什么资格去苛求别人,为你守侯、为你鼓劲?竞技体育的精彩,难道不正是这种人格或是队魂魅力的挥洒吗?
联想起刘翔,他的脚伤,没好透。距离自己的颠峰状态,还有差距,但正是因为刘翔表现出了这样的一份勇于挑战自我、不离不弃的精神,他的归来,才赢得了更多人的理解、热爱与敬重。
归来的,还有很多。比如女排的周苏红、男篮的王治郅、射击的张山、自行车的黄金宝……回眸细想,属于羊城的亚运记忆当中,一枚枚金灿灿的奖牌,其实已经很淡了,更为生动鲜活的,却是这样的一组组老将归来的镜头。
亚运,本该是年轻人的练兵舞台。虽然我们有游池里的孙杨、射击场上的易思玲,他们都曾让人眼前一亮,但为何到了曲终人散之时,刻在大部分人脑海中的,偏偏还是那些归来老将的记忆,来得更深刻一些?或许,这才是广州亚运会留给我们的一个未完待续的话题,它关乎中国体育如何可持续发展的大命题。  小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