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多空博弈: 一场没有圣徒的利益之战

标签:
民生银行做空论史玉柱杂谈 |
分类: 业已绩日 |
=====从没有喜欢过史玉柱,如今依然不喜欢这个资本运作的高手。呵呵呵,继续看民生银行。。。=====
时至今日,民生银行H股(1988.HK)原本正常的多空博弈,及对其展开的讨论,在国内市场已经悄然变味。
9月18日,民生银行大股东、董事史玉柱先生以9月份三次增持为由,公开宣称本报此前的系列报道对其淡仓存有误读,进而改口称是对其的“污蔑”。
对民生银行H股多空博弈持续跟踪观察发现,史玉柱所谓的三次增持只是其年内游戏股市的下半场表现,并无助于改变其年内左右手互博对冲交易的事实。
三次还是九次?
“今年我仅有三次交易:1.为了增持,六月少量买了认股权+沽看跌期权的组合产品。典型打折买股成熟产品。2.八月一份一年期现金交割的认股权证产品(CALL+PUT)自然到期,怕别人误解我减持,同日在市场购入等额的股票。这行为被说成做空。3.九月股价大跌时增持了股票。却污蔑我是做空一分子。”史玉柱再度对本报相关报道作出回应。
然而,调查发现,年内史玉柱并非只有三次交易,其向港交所提交的权益披露数据变动显示,在2012年6月4日至9月6日间,史玉柱累计发生九次交易。
今年6月4日,史玉柱买入1320万股民生银行H股好仓,同时建立1320万股淡仓,淡仓披露原因的代码为131(S),其含义是“持有该上市法团的股份的淡仓。这包括透过持有衍生工具及根据证券借贷协议借入股份而建立的淡仓”。
次日,史玉柱再次做了一笔对冲交易,买入1320万股好仓和1320万股淡仓。而6月8日,1320万股等额的好仓、淡仓双向交易再次发生。
8月27日,史玉柱以6.962HKD/股价格建立一笔240万股好仓,同时还有一笔240万股等额好仓,交易价格为6.900HKD/股,但该笔好仓披露代码为122(L),代码含义是“不再持有上市法团的股份的权益”。
9月6日,史玉柱再次以5.760HKD/股买入500万股。
上述交易记录显示,在民生银行股价大跌期间,8月27日、9月6日史玉柱仅有两笔增持交易。
“史玉柱在股价大跌期间买进,此时已经规避了价格风险。但他对其套利行为避而不谈,单纯以其几笔增持交易来简单划分多空阵营对垒,这里有些问题。”上述分析人士认为。
其进一步指出“尽管史玉柱可能并非刻意要沽空民生银行,但其对冲套利交易,客观上助长了国际大行沽空民生银行的市场影响。单纯说史玉柱是多头空头都不合适,应该说他是套利交易的滑头”。
并不高尚的多头司令
普通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发表看法无可厚非,但史玉柱在股价大跌期间,公开在微博上发布力挺民生银行的一些言论是否适当却值得商榷。
9月7日,史玉柱发微博称,“民生银行投资人和分析师电话会议上,民生银行称:七八月份逾期贷款频率和比重,比上半年持平略有下降;拨备计提比较足,完全可以缓冲和覆盖目前和未来预计发生的不良贷款;我们未来盈利前景绝对没有到顶,而且非常广阔。我想请民生风险控制的哥们喝大酒!”
其9月7日在微博上的言论与其公司董事高层身份是否相符就值得高度关注。
调查发现,民生银行并未就“投资人和分析师电话会议”内容对外发布正式公告,相关券商研报披露的会议纪要中,也并没有出现未来盈利前景“非常广阔”的表述。
这意味着,史玉柱微博上对民生银行前景乐观的言论有明显夸大成分,甚至有可能对投资者构成某种误导。
尽管港交所做出了相关回应,但史玉柱的微博言论,究竟是否为影响公司股价的重大敏感信息,尚需监管部门予以认定。
显然,史玉柱已经对此做好了准备,其在最新的一则微博中坦言“其实我现在是个很小心的人”。
·············································
《史玉柱沽空民生银行再调查:港交所独家回应淡仓规则》
——21世纪经济报道
9月17日,民生银行A(600016.SH)、H(1988.HK)股分别下跌1.57%、1.87%。所有中资银行中,民生银行H股跌幅最大。
同日,香港经济通数据显示,民生银行H股沽空股数1237.95万,沽空金额7813.3万港币,占总成交额比例从上周五的13.55%升至27.91%。
“为降低买入成本,六月份我们少量购买了等额的三年后交割的卖出看跌期权(卖出淡仓)。记者不懂卖出淡仓属做多,与买入淡仓不同”。
对于本报9月14日独家报道《双面史玉柱:民生银行沽空真相调查》,史玉柱于15日通过微博做出回应。
一名为长余量化对冲投资基金的人士在微博中亦对史玉柱的说法给出质疑:“史到底是卖出还是买入看跌期权?没说清楚?求高人指点。”
17日,记者专门就此采访港交所,对照相应答复,如史玉柱声称的卖出看空期权属实,则他对民生银行H股看好。但问题是,此前他曾表示卖出淡仓,据港交所回应,这一行为又纯属卖空,因卖空须先借入要卖空的股票。
史玉柱做多疑云
今年6月,史玉柱着手建立民生银行H股淡仓时,有关其与国际大行对赌便在坊间流传,有媒体斯时对史玉柱民生银行H股操作动向给予报道,这一切源于史发布的一条微博。
史玉柱6月7日发微博称:“香港的投行金融产品很丰富。比如,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买入某股票或认股权(好仓)时,同时向投行承诺:三年后的今天,如果股价低于现在股价的50%,投资者就向投行支付金额=现在股价的50%-3年后的股价,该行为(淡仓)可大幅降低买入股票的成本。
该微博发布后就被质疑其表述模糊,除对其所持金融衍生产品属性难以准确判断外,更无足够证据证明史玉柱自今年6月开始逐步加码的淡仓中,一定就包含其在微博上公开宣传的那种类型的衍生品。
因史玉柱并未详细披露与国际大行就民生银行H股股价对赌协议的具体内容。所以将史玉柱持有民生银行淡仓,与其卖空看空期权联系在一起,并无切实证据。
史玉柱称其所建立淡仓是卖出看空期权,但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在国际大行发行的认沽认购权证及牛熊证中,民生银行H股没有一只认沽权证设立发行,也没有一只熊证存在,民生银行H股的购沽、牛熊比例均为100%。换言之,国际大行没有一家公开对赌做多民生银行H股。
由此产生的问题是,且不论史玉柱是否有资格卖出看空期权,从现有的产品信息看,根本无法找到史玉柱的交易对手。
单纯从产品设立属性看,国际大行设立认股权证、牛证,代表国际大行看空,与个人投资者在市场上对赌,反之,国际大行设立发行认沽权证、熊证,则代表其看多。
史玉柱沽空民生银行再调查: 港交所独家回应淡仓规则
深圳一位长期做港股交易的人士告诉记者,“在香港发行权证是需要牌照的,史玉柱是否有发行设立相关金融衍生品的资格还是个大问号。应该是他暗中和某些国际大行签订对赌期权,把手中的股票质押给国际大行,以用于开展民生银行的沽空业务,类似国内的融券业务。”
史玉柱淡仓真面目
史玉柱关于卖出淡仓为积极做多之说,则被指挑战市场对香港好仓、淡仓基本概念理解的底线。
港交所对淡仓的定义是,假如你:(1)根据借贷协议借入股份;(2)你有责任卖出相关股份;(3)如相关股份价格下降你有权收取款项,或如(4)如果相关股份价格下降,你有权避免损失,那么你就属于淡仓。
史玉柱向港交所提交的权益披露数据显示,自2012年6月4日起,史玉柱持有的淡仓比例逐步上升,淡仓占总股份比例从0.19%升至9月6日的0.65%,如史卖出淡仓做多之说属实,那么,其所持淡仓比例应有所下降,但实际上,史玉柱所持淡仓比例在升至0.65%后就一直没有变动。
由此观之,截至目前还无法看出史玉柱有任何积极做多民生银行H股的动向。实际上,今年上半年以来,史玉柱不仅没有做多,反而是在做空民生银行H股。
民生银行8月23日披露的半年报显示,“Vogel Holding Group Limited(由史静女士全资拥有)持有本公司3.44 亿股H 股之好仓(其中的1320万股H 股乃涉及以现金交收的期权)及3760万股H股之淡仓(其中的1320万股H股乃涉及以现金交收的期权)”。
上述信息表明,史玉柱持有的3760万股H股淡仓中,仅有1320万股涉及以现金交收的期权,余下2440万股属于从国际大行手中借入的民生银行H股,用于在二级市场直接抛售。
对此,上述深圳资深专业人士分析,“实际上,史玉柱对民生银行H股是短空长多,他所建立的期权仓位均已对冲,几乎是零风险。而短期抛售民生银行,目的是将来在更低价位买回来。”
民生银行半年报显示,史玉柱的好仓淡仓中同时拥有1320万股民生银行H股期权,说明史玉柱所说卖出看空期权淡仓交易风险早已被其对冲。
值得关注的是,早在6月30日前,史持有的民生银行H股淡仓就已达到目前的3760万股,但8月6日曾发生一笔建立1320万股淡仓交易,而其所持淡仓总数无任何变化。
香港及A股市场多位专业人士分析认为,史玉柱的淡仓可随时调整,时刻不停地做对冲交易。
上述专业人继而称,史身为公司大股东兼董事,只要开设淡仓就意味着对好仓对冲,也就意味着实实在在地要做空,这肯定会被当成负面消息高度关注。那些沽空民生银行H股的国际大行更不会放弃这一绝佳狙击良机和借口。
而前述深圳投资人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史玉柱对民生银行H股操作短空长多已确定无疑。在近期发生的大举沽空民生银行交易行动中,他也是做空民生银行的一分子”。
香港经济通数据显示,在本轮民生银行沽空高峰的9月5日,市场沽空数量不过4632.5万股,与之相比,目前史玉柱拥有的3760万股淡仓并不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