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是否应关注基本的宏观经济分析?

标签:
投资市场价值投资宏观经济行业指数杂谈 |
分类: 待价而估 |
=====前两天好友朱文提到,价值投资应该考虑到宏观经济这一指标,我也颇为同意这一说法。而很多朋友较为否认这一说法。观点一:巴菲特曾经说过——就算联储主席偷偷告诉我未来两年的货币政策,我也不会改变我的任何一个投资行为吗?其实说白了,宏观经济变数很多,连高层都无法看清,不停的玩加水和面的的游戏。所以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关注自己的公司更好。观点二:大多数投资者都不是专业人士,完全具备分析的能力还稍欠火候,因此专注公司层面更好一些。要说以上观点补充的都没错。只不过多一些分析指标,更完备一些吧。我们常说,市场的底部是由估值决定的,顶部是由流动性决定的。这二者都是建立在宏观经济的走势之上。在投资市场里,宏观经济的走向决定了投资市场的长期趋势。了解宏观经济的方向,才能较为准确的把握投资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判断整个投资市场的行业走势以及其价值是否合理。当然,如果谁相信市场就是1+1=2的简单游戏,你看见1就能推测出2并且知道再加1就可等于4,那么你就会认为还是计划经济最好!因为一切皆可条理清晰的精确推测和控制。可事实是怎样的呢?投资仅仅是“预测”到了宏观经济的某种态势就够了吗?宏观经济与投资市场之间的反馈互动过程本身就是极其复杂的、不同步的(而且是大幅不同步的)。预测到了某个季度的某种经济现象,也未必就代表着投资市场某种特定情况的出现。那么,这种“预测”意义又何在呢?投资简单点儿不好吗?比如说回归“企业”和“风险机会比”这个本质就好了。大环境的波折必然或多或少影响所有的企业,这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特定的行业或者企业,其对于宏观经济的波动的敏感性天然就是较低。总体来讲,对于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投资者还是有必要对一些重要而基本的的宏观经济运行变量给予关注。=====

1.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或地区)经济总体状况的综合反映,是衡量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指标。通常而言,持续、稳定、快速的GDP增长表明经济总体发展良好,上市公司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优良的经营业绩;如果GDP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宏观经济处于低迷状态,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也难以有好的表现。
2.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持续普遍上涨。通常,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被用作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温和的、稳定的通货膨胀对上市公司的股价影响较小;如果通货膨胀在一定的可容忍范围内持续,且经济处于景气阶段,产量和就业都持续增长,那么股价也将持续上升;严重的通货膨胀则很危险,经济将被严重扭曲,货币加速贬值,企业经营将受到严重打击。
除了经济影响,通货膨胀还可能影响投资者的心理和预期,对投资市场产生影响。CPI也往往作为政府动用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观测指标,今年以来CPI高位运行,因此在每月CPI数据公布前后,市场也普遍预期政府将会采取上调准备金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引发股市波动。
3.利率
利率对于上市公司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2)
4.汇率
通常,汇率变动会影响一国进出口产品的价格。当本币贬值时,出口商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就会降低,有利于促进本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因此本币贬值时出口导向型的公司经营趋势向好;进口商品以本币表示的价格将会上升,本国进口趋于减少,成本对汇率敏感的企业将会受到负面影响。当本币升值,出口商品和服务以外币表示的价格上升,国际竞争力相应降低,一国的出口会受到负面影响;进口商品相对便宜,较多采用进口原材料进行生产的企业成本降低,盈利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