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市公司进行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六)
标签:
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资产重组收购并购资产置换杂谈 |
分类: 待价而估 |
-
怎样看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上市公司现金流入与流出信息的报表。这里的现金不仅指公司在财会部门保险柜里的现钞,还包括银行存款、短期证券投资、其他货币资金。现金流量表可以告诉我们公司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收支活动,以及现金流量净增加额,从而有助于我们分析公司的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进而把握公司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1.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具体可以分为以下5个方面:
(1). 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反映公司为开展正常业务而引起的现金流入量、流出量和净流量,如商品销售收入、出口退税等增加现金流入量,购买原材料、支付税款和人员工资增加现金流出量,等等;
(2). 来自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反映公司取得和处置证券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活动所引起的现金收支活动及结果,如变卖厂房取得现金收入,购入股票和债券等对外投资引起现金流出等;
(3). 来自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是指公司在筹集资金过程中所引起的现金收支活动及结果,如吸收股本、分配股利、发行债券、取得借款和归还借款等;
(4). 非常项目产生的现金流量:
是指非正常经济活动所引起的现金流量,如接受捐赠或捐赠他人,罚款现金收支等;
(5). 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与筹资活动:
这是一类对股民非常重要的信息,虽然这些活动并不会引起本期的现金收支,但对未来的现金流量会产生甚至极为重大的影响。这类活动主要反映在补充资料一栏里,如以对外投资偿还债务,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等。
2. 对现金流量表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现金净流量与短期偿债能力的变化。
如果本期现金净流量增加,表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增强,财务状况得到改善;反之,则表明公司财务状况比较困难。当然,并不是现金净流量越大越好,如果公司的现金净流量过大,表明公司未能有效利用这部分资金,其实是一种资源浪费。
(2). 现金流入量的结构与公司的长期稳定。
经营活动是公司的主营业务,这种活动提供的现金流量,可以不断用于投资,再生出新的现金来,来自主营业务的现金流量越多,表明公司发展的稳定性也就越强。公司的投资活动是为闲置资金寻找投资场所,筹资活动则是为经营活动筹集资金,这两种活动所发生的现金流量,都是辅助性的,服务于主营业务的。这一部分的现金流量过大,表明公司财务缺乏稳定性。
(3). 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公司的未来发展。
股民在分析投资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分析是对内投资还是对外投资。对内投资的现金流出量增加,意味着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增加,说明公司正在扩张,这样的公司成长性较好;如果对内投资的现金流量大幅增加,意味着公司正常的经营活动没有能够充分吸纳现有的资金,资金的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对外投资的现金流入量大幅增加,意味着公司现有的资金不能满足经营需要,从外部引入了资金;如果对外投资的现金流出量大幅增加,说明公司正在通过非主营业务活动来获取利润。
-
怎样看上市公司资产重组
上市公司处在投资者、管理层和券商等中介机构之间,对于投资者来说,资产重组既出于短期的压力和考虑,具有保稀有的“壳资源”、保配股的功能;也有上市公司从长计议、通过有效的重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投资者在阅读相关年报时应兼顾两种情况。
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活动对优化上市公司产品和管理资源结构(股东结构变化)、提高上市公司资产整体质量和经营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分析重组时需要考虑的是:不同重组方式绩效差距很大。根据以往情况看,股权转让类资产重组效果欠佳。
目前,国内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比较特殊。因此,国有股或国有法人股的转让成为上市公司调整产品结构、提高资本效率的重要方式。需要指出的是,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本身只能反映股权结构的变化,并不代表公司的经营业务活动一定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就是说股权重组必须结合以后相应的经营重组,这种方式才会有效果。
1. 收购兼并
是上市公司最常用的扩张方式,一个公司往往通过收购兼并来拓展新产品市场份额,或进入其他经营领域。这种重组方式的特点之一就是被收购兼并方生产及经营现状影响较大,磨合期较长,因而见效可能较慢。
2. 资产置换
是一种常见和见效较快的重组方式,其重要内容就是用公司的“劣质”资产交换外部优质资产,由于是采取整体置换形式,因而公司资产质量得以迅速提高,收益也可立竿见影。
统计数据表明,资产置换类上市公司重组之后,主营业务收入的平均值有较大幅度增长,其利润、每股收益和资产收益率更是成倍增长,这说明资产置换重组模式见效快,成效显著。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方式的资产重组关联交易较多,交易的市场化程度低,短期得益较多,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还有待观察。
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都要涉及重组后的业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面:
1. 重组后主营业务状况;
2. 重组后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及净资产收益率的增减状况;
3. 一次性重组收益对每股收益产生的影响;
4. 业绩与重组方式的关系;
5. 业绩与股本规模、上市时间的关系;
6. 运用优惠政策的重组对业绩的影响;
7. 关联重组是否造成了业绩误区;
8. 重组时对目标资产的选择是否严格;
9. 重组中是否只注重了资本经营而忽视了新产品经营;
分析重组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各家理解重组的含义不同,说法不一;
2. 重组在年报中表述不规范;
3. 重组带来报表的不可比性;
4. 重组权益日确定显示出弹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