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 |
分类: 文史丛谈 |
清末禁卫军的第一、第二武库,军米场、军装库及西苑营市街
武库,是指储藏兵器的仓库。汉代置武库署,有武库令丞,掌藏兵器。本属执金吾,晋以后属卫尉,历代因之,到宋代才废。明置武库司,属兵部,清末废。
禁卫军屯驻之所定在西苑军营后,为了储存各项枪炮弹药、器具杂械,需要就近建筑武库,乃选定西苑军营之北的空官房一所,由禁卫军训练处咨由内务府拨给并加以增修,作为第一武库。第一武库存储各种枪炮刀矛器械、炮车鞍套、随枪皮件、工具备份零件等项。第二武库则专存弹药引信之件,为了保证安全,应离民居较远,乃选定西苑兵营西北萧家河地方购买民地兴修。
第一武库设管库科员一人,以军械科科员兼充,不另支薪。库夫11名。第二武库设库官一员,库夫9名。两武库均设司事生、司书生、库夫目、长夫、伙夫各一名。
禁卫军步队一营驻扎在颐和园北宫门外的松树畦,负责保卫颐和园及第一、第二武库。
禁卫军军米场、军装库
禁卫军的军米奉谕发给,每年发给漕米三万四千石,需要由仓库随时领取,兵营中自应建造军米场,以便存储。禁卫军的服装,每到发放之前,也必须预先储备,以免临时难以取给。因此照章设立军装库,作为全军服装收发之地。如果军米场、军装库分设两地,不仅需要建筑款项更多,也需要更多的人力管理,故将军米场、军装库建在一处。宣统元年(1909年)夏季,咨行邮传部,征用西苑兵营附近原京张铁路修建车站的未用之地修建军米场、军装库。
军米场设司粮官一员,办理收发军米事务。军装库设制造官一员,办理制发服装事务。军米场、军装库司事生、司书生各二名,库夫15名,长夫30名,碾工40名,碾骡36匹。
禁卫军的第一武库、第二武库,以及军米场和军装库,均于宣统二年八月竣工,员司夫劳役均经酌量选派。
西苑营市街
西苑营市街指西苑兵营附近为西苑驻军服务的街市,位于西苑兵营之北,原为圆明园护军八旗的校军场,西苑兵营建成后逐渐形成街市,由一道街、二道街、三道街、和平街、宣化街、阅武楼胡同、睦邻胡同等街巷组成。营市街在民国年间“戏园茶楼皆备”(《大中华京兆地理志》),据说,尤以三道街、阅武楼一带买卖最盛,多售日用品、烟酒和各类小吃。抗战前,为驻军采买物资方便,军方在西苑营市街设有平津卫戍司令部营市局。
对西苑这三道街、和平街、宣化街的记载,均始自1932年。1947年,地图标为“西苑镇”。
一道街从路北由东往西,到头再从路南由西往东,有聚兴隆煤炭、一雅园澡堂、面粉铺、广发煤炭厂、糖果铺等商户。
二道街从路北由东往西,到头从路南由西往东,有万香居饭庄、老石家粮食铺、郭黑子家裁缝铺、三义公压面烧饼铺、萧家盆铺、广源粮食店、万福园澡堂、于家裁缝铺、三和气酒铺、李永寿理发馆、福兴池澡堂、佟记酒铺、丰盛今酒铺等商户。
三道街从路北由东往西,到头从路南由西向东,有增兴成油盐店、华民号文化用品商店、王小鸡豆腐房、玉记号、新民自行车行、毛家修表店、万象照相馆、白家中药钱、卢家理发馆内兴成饭馆、青云阁理发馆、元青黑白铁铺、文华兴文具店、松堂饭馆等商户。
阅武楼环行街,先由东往西绕外围,然后再绕内围,有小楼饭馆、桂美斋糕点铺、会仙居饭馆、东天隆面食、瑞兴修表铺等商户。
睦邻胡同有万记隆、李家馒头铺。
和平街从路东由南往北,到头从路西由北到南,有卫生澡堂、汪四玻璃铺、会子饭馆三合馆、粉丝房、皮鞋庄等商户。
宣化街有中药铺、大中照相馆、庆祥洗衣房、阁楼店等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