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口白塔
五代吴越末期
地址:杭州市钱塘江边
拍摄日期:2017.5.17
纬度:30°12'02.05"N
经度:120°08'42.35"E
海拔:3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建于五代吴越末期,塔旁原有白塔寺,今已无存。该塔是五代吴越时期仿木构塔中最精美最典型的一座,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闸口白塔与六和塔遥遥相望,是钱塘江的标志性建筑。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写有《过余杭白塔寺》诗:“登临江上寺,迁客特依依。远水欲无际,孤舟曾未归。乱峰藏好处,幽鹭得闲飞。多少天真趣,遥心结翠微。”
白塔全部以白石雕刻砌筑而成,是仿木构楼阁式的雕制塔。平面呈八角形,共九层,高约10米,逐层划分,比例适度,出檐深远,起翘舒缓,轮廊秀丽挺拔。塔的最下边是基座,雕刻有山峰、海浪等纹饰,象征着“九山八海”,其上立有须弥座。塔座的束腰上刻有佛经,再上分为九层,每层由塔身、塔檐和平座三部分组成,塔身上浮雕有佛、菩萨和经变故事,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刻画生动。
闸口白塔就是现存的五代吴越末期仿木构塔建筑中最精美、最真实、最典型的一座,因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白塔是五代吴越的重要文物,不仅是珍贵的古建筑,还为历史地理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