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白塔
清康熙年间(约1680)
地址:玉溪市元江县者戛山梁上
拍摄日期:2017.1.14
纬度:23°32'39.2"N
经度:102°03'28.7"E
海拔:612米
位于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者戛山梁上,坐落在距县城七公里者戛水库东北五百米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白塔建于清康熙年间(约1680),一说建于宋末元初。塔为方形九级仿楼阁式实心砖石结构
,被雷毁两级,现七级,塔高十九点一米,第一级高二点九二米,逐级收缩至第七级仅一米;塔身每边边长三点二六米,逐级边长变小,至最高一级边长为二点一九米,塔檐平均高零点八至零点九米,塔身第二层起每层四面中间筑一个高零点六米,宽零点四米,深二十四厘米的莲瓣卷拱佛龛。塔身白色。塔顶有一宝瓶但已受损。相传该塔宛若铁柱,似笔插天,又名文笔塔,远眺元江,恰如江边一叶孤舟,故曰:“铁柱练孤舟”。“
因江水汹涌,建此塔以镇水患”。此处为元江八景之一,称“南岗塔影”。民间传说此塔原为十三级,塔顶有金属塔刹,受雷击坍塌,后改为七级。



黑塔



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
地址:景洪市勐龙镇景龙村
也称爷孙大塔,有称大勐龙中心塔,位于西双版纳州府景洪市勐龙镇景龙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塔建于公元784年,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重建。一说始建于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说,傣历564年),另据说比曼飞龙白塔修建更早,当在公元1204年前。傣语中“龙”是“大”的意思,“篮”是“孙子”的意思,故也叫“爷孙大塔”。是纪念建塔时出力最多的祖孙俩。最初它除镶有彩色玻璃外,整个塔身呈黑色,同时也为与其它塔区别,习惯称它“黑塔”。
黑塔台基呈方形,边长十七点九米,黑塔分七层,高十八米有余,呈六面体,葫芦状,砖灰结构,实心群体,建成时呈黑灰色,经几次粉刷,如今已是银白色。主塔每层翘角上均挂有铜铃。黑塔四角建有四个华表,各两米多高,底部银白色,上部金黄色,是专供善男信女们供奉食品、鲜花和燃点香烛用。这种布局突出了主塔高大雄伟;主塔四角由八条泥塑彩色巨龙围成矮墙,给人庄严神圣感;塔座四角塑有四朵荷花,荷花下分别塑金龟、螃蟹、巨蟒、孔雀。整座塔做工细致精美,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