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古塔】大理聚龙宝塔(阳和塔)

标签:
大理古塔云南古塔聚龙宝塔(阳和塔) |

聚龙宝塔(阳和塔)
清嘉庆十九年(1814)
地址:云南大理市七里桥乡中阳和村东
拍摄日期:2016.11.20
纬度:25°40'12.3"N
经度:100°10'34.9"E
海拔:2027米
阳和塔位于大理市七里桥镇阳和村,又名聚龙宝塔,属大理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和塔为十一级密檐式方形空心石塔,塔高19米,内有木梁架,用以增加塔壁间的拉力和供人向上攀登。阳和塔始建于清朝嘉靖年间(约1814年),1919年重修,塔身有“聚龙宝塔”、《聚龙宝塔碑记》、1919年重修阳和塔功德碑、《重修聚龙宝塔碑记》等碑刻。按修建年代推算,阳和塔应该属于祈求风调雨顺的风水塔。
从东往西,海东的山峦成为塔基的另外一层装饰屏障,如同油画粗犷的色彩笔触,衬托着阳和塔的素洁。阳和塔的身后,是隔着洱海承载着大理一个凄婉爱情故事的石螺子。相传,很久以前,南诏公主与出身卑微的猎人相爱了,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南诏王的强烈反对,在南诏王的授意下,狠毒的罗荃法师把猎人变成了一个石螺,沉入了阳和塔对面天镜阁下方的洱海里。为了营救猎人,南诏公主向观音菩萨借来了风袋,想用风吹开洱海水救出猎人。可惜风袋不慎在天生桥掉落,公主只能凄凉无望地守望在洱海边,最终化为一朵白云,后人称之为“望夫云”。每当“望夫云”升起,下关风就变得异常猛烈,它似乎告诉后人,南诏公主还在坚持着那一个永恒的信念——把洱海水吹开,与化成石螺的猎人相见。曾经,在石螺子的上方,也有一座罗荃塔,据说在解放初毁坏了,但是我总感觉罗荃塔似乎与西湖的雷峰塔有一样的凄美故事,但愿我们的故事在洱海边流传了千年以后,依然继续可以感动人心。今天,阳和塔对岸的石螺子的上方又修建了一座现代化建筑样式的“罗荃塔”, 真希望“望夫云”和石螺,也在崭新的“罗荃塔”下,能演绎相会的场景,如同新白娘子传奇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