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天 2月23日片)
路线:贺州市—富川县—江华县(瑶族)—道县—双牌县—衡阳市(行驶约400公里
拍了4座古塔)
也许该回家了,因为确实感觉到累了。虽然每天都在兴奋中度过,但每天兴奋也会疲劳,疲劳后的兴奋会更增添疲劳。今天拍的题材很多,也很享受,但最让我激动的还是“古塔”!
以前的古塔片都是黑白的,但今天的“色彩感”极佳(“拒绝”去掉偏旁:巨色!——郭德钢)
古塔在那古朴的色彩描绘下,更诱人联想其历史内涵。我从这些“古人”的身躯中似乎能够理解他们在述说什么。他们默默地站立着,看着后人在如何接纳传统文化、在如何度过匆匆忙忙的日夜、在如何为了财富而毁坏环境、在如何等待地球没有水源的灾难......!
——哎,有谁还能在笑声中听到古人的警告呢!

凌云塔
高21米。位于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镇。清代。
经度:111.3527
纬度:25.1115
海拔:240.82
沱江镇有550年的历史,这一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地域特点成就了江华古代文化的发展。这里集中了佛道儒等各类文化的融合,即使是寺庙也是佛道儒三教合一。所以凌云塔也就反映了这种文化的特征。塔的造型以及色彩都不同于典型的辽塔或是江南的阁楼式古塔。此塔确实是一座非常有特点的古建筑,值得建筑学者研究!

道县文塔
高25.3米。位于道县上关乡。清代。
经度:111.3923
纬度:25.5832
海拔:115.62
太让人难以忘怀的一座古塔!无论是整体结构,还是细节刻画,绝对是精品!在古建筑范畴之内也可称为精品。石刻对联:文星常主照,地脉永钟灵。
最具特点的是,底层周边为37.63米、直径为9.48米,——独特而完美的结构,令人叹为观止!

瑞光塔
高28米。位于富川瑶族自治县城南富江西畔。明代。
经度:111.1605
纬度:24.4913
海拔:200.37

XX塔
高约30米。位于双牌县城北约2公里。
经度:111.3923
纬度:25.5832
海拔:115.62
沿途疾驶,见到这座塔,不敢称其为古塔。待考证。
(第24天(2月24日 初十一 星期三 晴、多云、阴、小雨 )
路线:衡阳市—永州市—萍乡市—南昌市—九江市庐山(行驶约600公里 拍了6座古塔)

翰林塔
高约15米。位于萍乡荷尧镇大义村。清代。
经度:111.3923
纬度:25.5832
海拔:115.62
清代翰林肖老爷为保住家乡的风水,鼓励儿子努力学习,争取功明,在田地间建了这座塔。儿子果然不负厚望,考取了进士,后也入翰林院。父子同为进士,又同为翰林,实属罕见。此地被称为风水宝地。后来的人们祖祖辈辈都设法保护这座古塔,因为它可以带来好运。

惜字塔
高约30米。位于双牌县城北约2公里。
经度:113.3927
纬度:27.4055
海拔:72.60
意义旨在警示后人:弘扬先辈、注重知识、尊重人才、孝敬孔子、珍惜文墨。
塔身已经开裂,似乎随时就会倒塌。为了塔的意义、为了警示后代,当地百姓还是早早整固为佳。

文笔塔
高约20米。位于上栗县福寿村的狮型山上。清代
经度:113.4257
纬度:27.4135
海拔:118.15
造型独特,结构简单,建筑材料特殊:不规则的青石砖和泥土砌(也可以说是“堆”)成。看似坚固稳定,但细看建筑材料与建筑工艺,却很粗糙。更不妙的是:盗塔者多次光顾,已经在塔基周边拆出5个洞,几乎动摇塔身!文物部门应尽早修复。

文峰塔
高约30米。位于福寿村东约4公里的路边。清代。
经度:113.4257
纬度:27.4047
海拔:93.18
这是近期重建的塔。重建是必要的,但是应当很认真的重建,这座塔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工艺极其粗糙!毫无艺术和文化可言,简直就是在糟蹋古文化!不如拆了重建。

XX塔 位于衡阳至萍乡高速公路,踞萍乡60公里处。肯定是古塔,但暂时没有确实的文字资料,待整理。
下面的几幅古塔结构是“道县文塔”的内部结构,供研究古建筑的专家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