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崇信武康王庙
标签:
旅游甘肃平凉崇信武康王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分类: 西北地区 |
甘肃平凉崇信武康王庙
武康王庙位于崇信县城东街,明清时期又名李元谅寝宫,俗称城隍庙,是为奉祀唐代武康郡王、陇右节度使李元谅而建的祠。李元谅安息(今伊朗)人,本姓安,出生于伊斯兰教世家。自幼由宦官骆奉先收养,改姓骆,名元光。唐德宗时著名将领,曾数次参加平叛,屡建功绩,升华州刺史,加检校尚书左仆射,封武康郡王。
武康王庙始建于唐代,明代进行过迁建和续建,构件保留唐代风格,但大木构架属宋代建筑。它是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木构件中保留早期构件和作法较多、时代较早的建筑之一,是古人的杰作,是中国古建筑的宝贵实例,也是研究西北地区古代建筑艺术和生态环境的真实依据。
据县志记载,崇信人民因其“开拓缰土、修筑镇城、德彼民生、感恩王功”而于唐代贞元十三年以前在县城东门外一百二十步建祠塑像,春秋祭祀。宋绍圣四年(1097年,崇信知县王需修缮庙貌。明洪武三年(1370年),县民李斗等人迁建城内。天顺七年(1460年)崇信知县吉泰将原庙址内四根宋、元时期镌刻石柱移入,建亭于殿前。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崇信知县边国柱以塑像主次不当,又未能变更,将大殿改为寝宫,另建正殿于前。崇祯六年(1633年),兵燹殿亭俱毁,仅剩寝宫。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崇信知县陈兆康修缮大殿,并重修献殿、钟鼓楼、戏楼、山门、东西牌楼等,“文革”期间俱毁。
武康王庙占地3337平方米,由寝宫和拜殿组成,是甘肃保存为数不多的有宋代特点的木构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平凉崇信武康王庙保护范围

甘肃平凉崇信武康王庙

甘肃平凉崇信武康王庙

甘肃平凉崇信武康王庙

甘肃平凉崇信武康王庙

甘肃平凉崇信武康王庙

甘肃平凉崇信武康王庙

甘肃平凉崇信武康王庙

甘肃平凉崇信武康王庙

甘肃平凉崇信武康王庙

甘肃平凉崇信武康王庙

甘肃平凉崇信武康王庙

甘肃平凉崇信武康王庙

甘肃平凉崇信武康王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