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芥子园

标签:
旅游南京芥子园古典园林李渔 |
分类: 华东地区 |
南京芥子园
被称为金陵名园扛鼎之作的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美学家李渔的家宅式园林芥子园,在南京城南老门东,复建在三条营蒋百万故居西侧,与专家们考证的原址江宁路西侧老虎头5号相差约300米左右。
此前,专家们对芥子园原址的考证,较集中的说法是,在江宁路西侧老虎头5号,但此处民宅杂居,环境现状使得芥子园原址复兴较难实现,现在的选址与原址相差300米左右。专家们理出的芥子园兴废脉络是,清康熙十六年李渔离宁回故乡杭州后,此园日渐荒废,但假山池塘犹在。清末蒋百万在此置宅,许也是看中此处文化底蕴和依稀尚存的园林格局,并于芥子园原址筑西园。民国时,芥子园原址还有些假山,后逐渐湮没。如今附近居民已鲜有人知道芥子园,只个别老人听老辈讲过,蒋百万故居旁的一片空地可能是芥子园,但已看不出园林样貌,后这里还建过一个洋伞厂,也早拆除。
芥子园曾经是南京的园林居宅别墅一绝,有“园中之王”的美称。园主人李渔是清初著名戏曲家,明末迁居到南京,建了这座园林式家宅。李渔在南京营建的芥子园,“地止一丘”,占地仅3亩,形状微小,如同“芥子”,所以取名芥子园。园虽小,但经李渔精心设计和安排“能纳须弥”,移步换景,别有情趣。园内既有极轩榭台阁之美的浮白轩、栖云谷等,又有“丹崖碧水,茂林修竹,鸣禽响瀑,茅屋板桥,凡山居所有之物,无一不备”的假山一座。设有栖云谷、月榭歌台,一房山,浮白轩、来山阁等。
芥子园原貌已完全无图、无实景、无实物可考,是的复兴的最大难题,设计部门只能凭相关文字记载,尽可能还原当年芥子园风貌。
李渔一生没有做官,没有固定职业和收入,生活拮据。但有了芥子园后,他组戏班演出、开出版局,创作出版了《闲情偶寄》、《芥子园画谱》等,芥子园因此声名鹊起。

芥子园的大门,门额为龚鼎孳题写。

芥子园前厅翼圣堂,悬挂的篆书“芥子园”匾为现代南京书法家言恭达书。

芥子园的前厅

芥子园的前厅内部

芥子园的后堂“三与楼“

芥子园的后堂三与楼前的庭院

芥子园的后堂前的庭院及通往园林的月洞门

通往园林的月洞门

“一房山”

“一房山”前小院落

爬山廊

爬山廊及假山

爬山廊及假山

爬山廊及假山

爬山廊

园林水池

园林水池

园林水池

水榭“人籁天籁”

近处的石头是红色的,因芥子园原址在赤城矶,原园内的假山石有一部分为红色,移建此处后为保留原有风貌仍用红色石头堆砌。

保持原芥子园原来的风貌,部分假山仍用红色石头堆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