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域内的廊桥(下)

标签:
旅游福建宁德的廊桥桥梁文化 |
宁德市域内的廊桥(下)
1.屏南县城古峰镇花桥
花桥位于福建省屏南县古峰镇古村下游。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重建。为石拱木构廊屋桥,东南—西北走向。长22米,宽4.3米,上立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7开间,32柱。桥面中间是石板铺的通道,左右以河卵石铺面,桥正中间以青细卵石砌成花型。桥中神龛祀临水夫人。上方建藻井,桥屋屋面正中间升出歇山式屋顶,形成重檐桥屋。现两边改成水泥坐凳、檐下有风雨板。

屏南县城花桥外观

屏南县城花桥的入口

屏南县城花桥桥面上拜佛的人

屏南县城花桥上供佛的神龛

屏南县城花桥佛龛上的藻井
2.屏南县屏城乡后垅村龙津桥
龙津桥又名玉锁桥、溪尾桥,位于屏南县屏城乡后垅村水尾。桥为东西走向,始建于清初,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由董事张芳等募建。桥长33.5米,宽4.5米,单孔跨度23米,桥面至水面高度12米。桥堍以块石砌筑,桥面以木板横铺,上以卵石铺砌,神龛座南,祀五显大帝。桥屋建13开间56柱,九檩穿斗式构架,悬山顶。桥东有碑记和夫人庙。

屏南屏城后垅村龙津桥远景

屏南屏城后垅村龙津桥外观

屏南屏城后垅村龙津桥外观

屏南屏城后垅村龙津桥的入口

屏南屏城后垅村龙津桥的桥面
3.屏南棠口乡漈头村金造桥
金造桥位于屏南县棠口乡漈头村金造自然村金造溪下游,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孟夏重建。单孔木拱廊屋桥,东西走向,长47.4米、宽4.8米,拱跨32.5米,上立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桥屋15开间,共64柱,单檐悬山顶。桥中设神龛祀观音。梁上墨书资料丰富。
这里过去是屏南东南方向的交通要道,为旧城(双溪)通往宁德、古田东路、省垣福州等地的官道,也是漈头通往“九团”的必经之津梁。
2005年,金造桥因电站水库建设,将桥搬迁到离漈头仅一千米处,屏宁二级公路旁的龙漈溪上,这里地势陡峭,桥面至漈底距离极深,金造桥再展新姿。

位于峡谷中的屏南棠口金造桥

屏南棠口金造桥外观

屏南棠口金造桥外观

屏南熙岭山登桥外观

屏南熙岭山登桥的桥面
5.屏南县熙岭乡溪里桥
溪里桥位于屏南县熙岭乡溪里村水尾,始建年代不详,清初重建。1969年因村民为建小学砍伐桥边大树,桥被倒下的大树压断,后于1970年1月重建。桥长37.8米,宽4.3米,单孔跨度20米,桥面至水面高度7.8米。桥屋建11开间48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桥中设神龛,祀观音。

屏南熙岭溪里桥外观

屏南熙岭溪里桥外观

屏南熙岭溪里桥的桥面
6. 屏南县熙岭乡前塘暗桥



7.屏南县黛溪镇樟口桥
樟口桥又名樟源下桥,位于屏南县代溪镇樟源村水尾。始建年代不详,清咸丰五年(1855年)重修,后毁于水患,1955年桐月重建。桥长26米,单孔跨度185米,宽3.8米,单孔跨度18.5米,桥面至水面高度5.5米。桥堍以整毛石砌筑,桥面以杉木为梁,上铺厚木板,板上铺块石。桥屋建9开间40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桥中设神龛,祀真武帝。

屏南黛溪樟口桥外观

屏南黛溪樟口桥外观

屏南黛溪樟口桥的桥面
8.屏南县黛溪镇忠洋桥
屏南黛溪忠洋桥外观
屏南黛溪忠洋桥的桥头

屏南黛溪忠洋桥的桥面
9.古田县鹤塘镇田地桥
田地桥位于古田县鹤塘镇田地村,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建,1935年重修,东西走向,贯木

古田鹤塘田地桥外观

古田鹤塘田地桥外观

古田鹤塘田地桥外观

古田鹤塘田地桥的入口

古田鹤塘田地桥的桥面
宁德市域内的廊桥远不止这些,有的已经在前面单独介绍过了,有的没有找到,有的太远没有去,有的已经老旧得不忍对她摁下快门,让她停留在人们美好的记忆中消亡吧,只能介绍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