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屏南漈下村
标签:
旅游福建屏南漈下村历史文化名村 |
福建屏南漈下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漈下村是闽东旅游大县屏南的骄傲,是宁德市屏南县甘棠镇的第二大行政村,位于屏南县南部龙漈溪畔,距县城15千米。漈下始祖甘细旷公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自浙江入闽,定居际下繁衍,至今己有580年。
漈下村坐东朝西,飞凤山、马鞍山、鸟岗山、文笔峰四围环护,庐舍依山沿溪构筑,一条小溪,从高处流下,纵穿南北,溪水不舍昼夜,两岸参差人家。
整个古村建筑成“臼”字,这是因为明末清初时盗匪众生,政局动荡不安。故整个村庄周围建起城墙、城门楼、村庄故民居建筑布局成“臼”字形,即活的意思,土匪来时,可四通八达,便于避难和防御。
漈下村的文物古迹以地面古建筑为主,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以及大量的城楼街巷、桥梁路亭、宫庙建筑、宗祠建筑、民居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碑刻等乡土古建筑。
走进村子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明清遗风,古建筑颇具特色,名胜古迹甚多,历史文化气息浓厚。这里是清代名将甘国宝祖居地是古代宗法制度及涉台法缘古村落的典型代表,集村落文化、名人文化、武术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于一体。
由于漈下村的“漈”字较为生僻,在新华小字典里都查不到。为了照顾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现在有些地方将“漈下村”写作同音的际下村。“漈”字它的意思1.是岸边:河边水漈;2.海底深陷处:“至彭湖渐低,近瑠求谓之落漈,漈者,趋下而不回也。”3.

遥望屏南漈下村

进漈下村需通过这条廊桥

看看这座架设在龙漈溪上的廊桥

廊桥里面

流经村畔的龙漈溪,河里长满杂草,族里长老的话早已不管用了,一切都由村委会管,现在却又无人管。

龙漈溪畔已经废弃的水碓房

环保又不耗费能源的水碓,因为不时髦,现在不再受宠爱,已被遗弃了。

进村前的一座小庙--飞来庙,俗称水尾殿,祀“飞来大王”。据介绍殿内保存有清代壁画和楹联,但庙门紧锁,只能外面看看。

屏南漈下村一座小庙--峙国亭的入口

峙国亭俗称四角亭,该亭始建于明隆庆年间,南面正中神龛上供祀武圣关云长和关平、周仓的神像。

庙虽小,里面的建筑还蛮考究的。

漈下村沿溪的廊子挂着红灯笼,表示它也曾经光辉过。

漈下村沿溪的廊子

漈下村沿溪的廊子和街道

漈下村沿溪的街道

漈下村沿溪的廊子,不远处有一座廊桥,方便小溪两边往来。

漈下村村子里在龙漈溪上架设了多座廊桥,说明以前这里的经济力量是很雄厚的

这座廊桥的入口

另一座廊桥“花桥”边的明代的城门楼”漈水安澜”,它“始建于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现存城门楼应为明天启五年(1625年)重建,临溪与花桥相倚。

“花桥”桥头

.远看爆竹烟雾中的花桥和“漈水安澜”

花桥的侧面

花桥的内部

花桥上供奉的神灵

漈下村小溪两岸已经出现新建筑了。

虽然一地的爆竹屑,毕竟落花流水春去也,春光不再,古村已经衰败了。

屏南漈下村龙漈仙宫的大门,龙漈仙宫又称马氏天仙殿,为龙漈开基拓主马仙娘之祀殿。

龙漈仙宫的建筑很有特色,上圆下方取天圆地方之意,匾上书“方壶圆峤”。

龙漈仙宫的内庭院

龙漈仙宫虽然只有一进,但建筑很讲究,这是近景。
龙漈仙宫殿内

这座殿里有一座极讲究的藻井

这座殿的内景

殿内主要的佛龛,供奉龙漈开基拓主马仙娘。

另一个佛龛

漈下村民居的大门,漈下是个山村,这家进门就得上坡。

漈下村民居的大门

漈下村人家的家里

漈下村的过去确实可圈可点,留下许多宝贵的历史遗产,但现在漈下村的人家显得并不富裕。

福建人多崇祀,各种庙宇很多,这是漈下村村头一座小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