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张家口堡

标签:
旅游张家口堡军事坞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张家口市张家口堡
张家口堡俗称堡子里,又叫下堡,是张家口市区的发源地,是张家口的母体,是张垣大地历经580年沧桑岁月,逐步成长繁荣的历史见证。 张家口堡始建于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初建是一个单纯屯兵的军堡,是明代长城九边要冲宣府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在战争中从未失守过,故以“武城”之誉而名冠北疆。随着明隆庆和议开边政策的实施,张家口被辟为蒙汉互市场所,出现了盛极一时的“茶马互市”,并逐渐发展成明清时期连接中、蒙、俄最大的商道—张库商道,也因其贸易集散地的重要地位著称北方陆路商埠。张家口堡更因其具备完善的防御体系,而成就了许多豪商巨贾在此买房置地,开设店铺,发家致富,豪商私宅、民居、街市陆续形成。当时在张家口经营的44家国外洋行和42家国内钱庄、票号其中有半数以上就设置在张家口堡,堡东的武城街即因靠近武城而名,这是全国唯一一条以武城命名的街市,它是边关重镇商文化和武文化的结节。 现在的张家口堡仍完整保存着清末民初时形成的十街十巷建筑格局,共有明清时期古院落478处,经一系列的保护性开发,现已作为旅游景区对外开放,可游览的景点有文昌阁、玉皇阁、小北门、财神庙、抡才书院、定将军府、察哈尔省财政厅、李玉玺宅院、常万达宅院等,历史内涵悠远深邃,旅游资源独特丰富,极具游览及研究价值。
张家口张家口堡的导游图
张家口堡一瞥,老建筑都十分破烂,古堡的面貌堪忧。
张家口堡一瞥,这片历史旧貌保存得尚可.
张家口堡一瞥
张家口堡,一座道观,实为关帝庙。
道观内部
张家口堡市容,戏楼后面是文昌阁,右侧是中营署。
张家口堡老民宅,院子里收拾得很利落。
张家口堡民居的大门,这里曾经出入过富商巨贾,经营着日进斗金的生意;日、俄的间谍也曾经蛰伏在这里,策划侵略中国的阴谋。俱往矣,现在门楼还在,一些院子里已破落得不忍看。
张家口堡民居的大门,就举下面几座为例。
张家口堡民居的大门,里面已是大杂院。
张家口堡民居的大门
张家口堡民居的大门
张家口堡的民居
张家口堡,墙上有一块红色牌子的为文物保护建筑,宏盛票号旧址。
张家口堡,墙上有一块红色牌子的为文物保护建筑。
张家口堡,墙上有一块红色牌子的为文物保护建筑。
张家口堡,这座门楼精美的细部,告诉人们他曾经有过美丽的青春。
抡才书院
现在抡才书院是综合张家口地区文史研究、国学研究、文物学研究、传统文化教育、创业教育、公益教育为一体的文化教育机构。
张家口堡抡才书院
张家口堡抡才书院
张家口堡抡才书院
远从千里之外来吃闭门羹,不甘心,从紧闭的门缝里窥视,也要看个究竟。
玉皇阁
玉皇阁是一座高台式建筑,修筑在堡子里北城墙上的正中,是张家口堡里的最高建筑,建筑通体高 12米,是张家口堡的制高点。为宣德四年(1429年)所筑(一说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的玉皇阁,距今已有590年了。成为这一带山谷沟壑中的制高点。
玉皇阁坐北朝南,从地面到庙宇院内要50多级台阶。庙宇面阔三间,占地面积700平方米。据记载,庙宇前方有石狮子一对和高大的牌楼,牌楼前面正中横额上书有“玉皇阁”,背面书“紫霄殿”。另有旗杆台座,竖有十多米高的旗杆。当初建阁的本意是为加强瞭望敌情,军事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张家口堡玉皇阁,玉皇大帝被天空上密如蛛网的电线罩着,使他无法施展法术。
张家口堡玉皇阁
从大门看玉皇阁大殿
网上下载的玉皇阁内景
张家口戏楼
张家口堡戏楼建于明代,,位于抡才书院的边上。戏楼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卷棚歇山顶,台口做三面观,建筑面积116平方米,屋顶从前瓜柱处收山,改为歇山前坡顶。金柱采用减柱造法,后金柱采用移柱造法,扩大了台上空间。将卷棚前坡变歇山和斗拱形制的做法,构思巧妙,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点,显示了民间工匠的创新能力,是现存古戏楼中利用大阑额减柱造法的典型范例。
张家口堡戏楼,后面是文昌阁,右侧是中营署。
张家口堡戏楼
张家口堡戏楼
张家口堡戏楼细部
张家口文昌阁
张家口文昌阁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间(1618年),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文昌阁内供奉文曲星,文昌阁是现存明代重要标志性建筑。为正方形,座北朝南,台基为石条加砖砌成。南北长14,50米,东西宽14,57米,面积211,26平方米。原台基高8米,由于台基下垫高,现为7,2米。门洞中心为穹窿顶,上有阴刻八卦石为上心。墩台四门上方嵌刻有红色大字,南曰:文昌阁;北曰:锺楼;东曰:鼓楼;西曰:“山楼”。 在文昌阁下的“四门洞”辟了鼓楼东、西、南、北四条街。钟鼓二楼及旗杆早年拆毁,今两侧石基清淅可见。文昌阁高约7.5米,单檐歇山瓦顶,黄绿两色琉璃乘脊,面阔3间,进深两间。顶部有九脊吻兽、飞檐翼角、斗翘昂拱等级为精湛。
文昌阁的建设,表明张家口堡已经由一个军事防御城堡转化为一个集军事、政治、文化为一体的城市,是张家口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
张家口堡文昌阁的正面
张家口堡文昌阁的背面
张家口堡文昌阁的基座
张家口堡文昌阁基座仰视
登文昌阁的入口
张家口中营署旧址
明宣德四年 (公元1429年),指挥张文在清水河西岸营建张家口堡,经历150多年的修筑,成为宣府镇的要塞,初建的张家口堡的主要功能为暸望和御敌,其城堡构造十分坚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裁张家口路参将,设协标中营游击,中营署为中营游击的守备衙门。
张家口堡中营署旧址
张家口堡中营署旧址
张家口堡中营署旧址
张家口定将军府
定将军府邸包括现在鼓楼西街2号到7号的六个连环院落,建于清代末年。定将军名定安,字静村,姓叶赫那拉氏,满清贵族,汉姓“黄”, 绥远将军裴凌阿巴图鲁定安是定安将军官职的全称。
其祖先随清军入关后即驻防张垣。定安曾跟随僧格林沁征讨捻军,因战功升为一品顶戴,并赐产张家口。后安定在张家口堡选址修建了这座楼阁巍峨、威武煊赫的“定将军府”。
现在这里是一家高级餐厅。
张家口堡定将军府
张家口堡定将军府
康熙茶楼
康熙茶楼建于清康熙年间,原是山西八大皇商范永斗孙子太仆寺郞、二品官范毓宾经营的 “大玉川茶庄”店铺。范家随官家亲征,直供军需,包括马匹、粮草和茶叶等,属清廷随军商家,是张家口四大茶庄之一。该建筑为传统叠架式二层五间楼房,座南朝北,从店铺正中进入院子,内是一座四合院的正楼,由东厢房北边的台阶,可上二层茶楼品茶。
相传康熙曾在大玉川茶楼品茗尝茶,久而久之,大玉川茶楼就被人们叫做了康熙茶楼,现恢复了“大玉川茶庄”店名。
张家口堡“康熙茶楼”--大玉川茶楼
张家口堡“康熙茶楼”--大玉川茶楼
张家口堡大美玉商号
鼓楼西街35号是山西商人常万达的大美玉商号旧址。从清乾隆年间(公元1735年~公元1796年)始,山西商人常万达,就以张家口为基地在恰克图经营对俄贸易。随着业务的发展,常氏于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新设大升玉商号,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增设大泉玉商号,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增设大美玉商号,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增设独慎玉商号,包括原来的大德玉,形成了常氏“玉”字五连号共同进军恰克图的格局。其中,常氏也从茶叶中获取了大量利润。
同治五年(1866年)山西常氏在此开设大美玉商号、1948年察哈尔财政厅在此办公。
张家口堡大美玉商号
张家口堡大美玉商号门楼的细部
张家口堡大美玉商号门楼的细部
张家口堡日本三菱洋行旧址
张家口堡日本三菱洋行旧址
张家口堡伪满洲中央银行张家口支行旧址
张家口堡伪满洲中央银行张家口支行旧址,张家口堡里许多大院都是这样的景象。
张家口堡伪满洲中央银行张家口支行旧址,就放着两张吧,看了心酸。
张家口堡英国平和洋行、大德成钱庄、晋泉源银号旧址。
张家口堡英国平和洋行、大德成钱庄、晋泉源银号旧址。
张家口堡裕源永钱庄等旧址
张家口堡裕源永钱庄等旧址,门洞里里看到了什么?
张家口堡日商旧宅
张家口堡日商旧宅
张家口堡日商旧宅门头的雕刻
张家口堡德国地亚士洋行等旧址
张家口堡万全县公署旧址
张家口堡万全县公署旧址
张家口堡俄国立昌洋行旧址
张家口堡俄国华丰成洋行旧址
张家口堡俄国华丰成洋行旧址
张家口堡俄国华丰成洋行旧址
张家口堡聚兴票号旧址
张家口堡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