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7--金沙商周遗址
标签:
旅游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古历史文化 |
成都7--金沙商周遗址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成都市市区西北部金沙遗址路2号,距市中心约5千米。它是在2001年2月考古发现的金沙遗址基础上建立的博物馆,占地面积456亩,总建筑面积约 38000平方米。主要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游客接待中心等部分组成。博物馆其他区域为大面积的绿地,林木繁茂,环境优美,园区内有“玉石之路”和“乌木林”等休闲文化景观。是为保护、研究、展示金沙遗址及出土文物而设立的主题公园式博物馆。遗迹馆以发掘现场原生态保护展示为主。在这里一方面可现场感受3000年前古蜀国宏大的祭祀场面和大量精美文物,另一方面可以近距离实地观看考古发掘的过程。陈列馆再现金沙时期人们的生态环境、生活场景、宗教祭祀方式等。同时,展示古蜀文明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知识和金沙遗址发现的数千件各类精美文物,这批精美文物美轮美奂、造型奇绝、工艺精湛,会让观众对远古先民伟大的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技术水平震惊和叹服。特别是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金沙太阳神鸟”金饰也将在此展出,该金饰是古代先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
金沙遗址是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沙遗址祭祀区分布在古河道的南岸,长约150米、宽约100米,是一处规模宏大、延续使用了近千年的滨河祭祀场所。经考古发掘证实,斜坡堆积的黄土层是用生土由人工堆筑而成,可称之为黄土台。黄土台长约85米,最宽处约25米,最厚处超过0.6米,金沙遗址祭祀区共出土的6000余件金器、铜器、玉石器、象牙等珍贵文物,90%都出土于黄土台之上。从发掘情况看,金沙遗址祭祀区在建造黄土台前,祭祀品主要以石器和象牙为主,而在建筑黄土台后,开始大量使用金器、铜器、玉器等作为祭祀用品,这也是金沙遗址最为兴盛的阶段。
遗址年代大致在商代晚期至春秋早期(约公元前1200—公元前650),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是它最繁盛的时期,这一时期金沙应是古蜀国的都城所在地。它与成都平原的史前古城址群、三星堆遗址、战国船棺墓葬共同构建了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四个不同阶段。
中国古建筑专家杨鸿勋先生称之为“古蜀大社”,这座“古蜀大社”是日本神社的祖型。
2005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了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漂亮的图案,象征富贵繁华的金黄色,极富美感,它就是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当然,来到这里不仅仅是欣赏这件千年前的设计图案,更有众多和三星堆文化一脉相承的文物记录着古蜀王国文明的传承。金沙遗址离市区较近,游人如织,加之周围公园似的环境,很适合闲逛。

1.成都金沙博物馆

2.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沙遗址”

3.金沙的标志

4.金沙遗址博物馆1

5.金沙遗址博物馆2

6.发掘现场

7.发掘出的古河床里的古树

8.金沙标志“太阳神鸟”出土处

9.堆积的象牙和鹿角

10.金沙博物馆

11.小铜人

12.一支象牙,封存在聚酯中,照片不清晰。

13.小石人

14.小石人

15.玉琮

16.十六节大玉琮,具有良渚文化的特色。

17.玉镯,玉环

18.金沙的标志“太阳神鸟”

19.小铜人

20.心形人面

21.金座

22.铜面具

23.手被捆住的小石人

24.手被捆住的小石人

25.出土的古树木,枫杨、楠木、红椿。
26.当时村落的复原图

27.当时的水井,由陶罐叠成。

28.当时的陶罐,是现今出土最大的陶罐

29.博物馆的天棚

30.博物馆的中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