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p3.pstatp.com/large/149e0005a284969a6548A股迎来2017年开门红" />
《财经》研究员 杨秀红/文 王东/编辑
2017年新年后首个交易日,A股迎来开门红。沪深两市股指双双大涨,沪指单日上涨32点,涨幅逾1%。
1月3日早盘开盘,沪深两市股指即高开高走,早上十点左右,沪指已上涨近30点,此后全天维持高位震荡格局。截至收盘,沪指收报于3135.92点,上涨1.04%;深证成指收于10262.85点,上涨0.84%。创业板指表现较为逊色,仅涨0.06%。两市共有41只个股封上涨停板,涨停板家数较前一交易日小幅增加,涨停个股主要分布在国企改革、军工和次新股等板块中。
中国经济增长亦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A股能否打破2016年的低迷走势,实现新的突破?《财经》综合多家权威机构研究表明,2017年将不再是投资者的灾年,股指大幅下跌或是小概率事件。详情请见《2017年A股展望:股指大跌将成小概率》http://www.caijingmobile.com/wxshare/300456.html?from=groupmessage
板块方面,申万28个一级行业全线飘红,多个热点板块齐涨助推大盘迎来开门红,金融、军工、国企改革、次新股、农业股等轮番表演,带动股指上扬。其中,军工中的大飞机概念股表现抢眼;农业股受供给侧改革刺激大涨,土地流转概念风生水起;国企改革概念股也推波助澜,带动两市个股纷纷上扬。
受A股回升刺激,香港恒生指数早盘低开后高走,收盘涨0.68%报22150.4点;恒生国企指数涨0.69%报9459.55点,恒生红筹指数涨0.37%报3601.35点。
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A股2017年的开门红给投资者情绪带来一丝提振。
《财经》研究员统计发现,沪指开市27年以来,新年后首日涨幅超1%的年份有10年,在这十年中,有6年股指全年录得上涨,另外4年则有不同程度下跌。典型案例如2006年和2007年,沪指新年开市首日涨幅均逾1%,当年股指涨幅分别达到130%和96.7%。从这一角度来看,新年首日涨幅超过1%时,沪指全年上涨的概率有六成。
从资金流向看,今日上证A股大单资金总体表现为净流入,全日沪市大单净差为2.356亿股,大单净额为29.761亿元。资金深度监控的66个行业中,其中34个行业呈现净流入, 32个行业呈现净流出。
分行业看,流入百分比较大的行业主要有光学电子、仪器仪表、国防军工、种植业与林业、医疗器械服务; 流出百分比较大的行业主要有环保工程、包装印刷、建筑材料、采掘服务、酒店及餐饮。
华福证券在盘后分析中称,经过今日的稳健上涨,技术指标有所修复, KDJ收口后再向上发散,短线反弹有望继续。
国泰君安近期也发布研报认为,如果布局春季躁动,最好时点就在当下。 其中,价值股最易成为市场共振点,建议优先配置。如大金融(保险、券商、银行)、消费品(食品饮料、医药)、建筑等板块。在成长股中则要优选题材,如次新股、股权转让、军工等。
中信证券则将1月的投资机会聚焦于次新股。其对次新股的追踪研究发现,2017年1月大概率是次新股上升周期的窗口。2016年12月底,中信证券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次新股(尤其是开板后不久的次新股)上一轮调整周期将走至末尾,而下一轮上升周期将开启。按照2016年以来的经验,这轮上升周期板块整体上预期收益率在20%-45%之间,大约会在1个月左右时间内完成。简言之,2017年1月,次新股有望迎来上升周期。今日次新股的表现似乎也印证了中信证券此前的判断。
不过,在当前市场条件下,一些机构也提醒投资者仍需谨慎。财富证券即建议投资者静待风险释放,腾挪空间,关注经济新旧力量的边际变化,寻求更确定的机会。 财富证券认为,12月PMI指数小幅回落,经济新旧力量转换带来股市结构性机会。当前大家对于2017年经济走势的判断不甚明晰,存在一定的分歧,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经济结构确实在不断优化。未来在资金追求低风险资产偏好下,真成长的新力量与旧霸主或为股市带来结构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