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营企业家吐苦水:中国需要厚植创新土壤

(2016-08-24 16:39:53)
标签:

杂谈

储能技术作为影响未来能源大格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储能行业的民营企业呼吁:国家应厚植万众创新的土壤,让鼓励创新的政策真正落地,给自主研发的民族品牌一个成长平台。

《财经》记者 王延春/文

近日,“全国ISPS技术联盟首次大会暨节能环保型应急电源技术论坛”在大连召开。来自全国联盟企业的代表及专家学者100余人参会。国彪电源集团、福建闽华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民营企业建立技术联盟,冀望通过优势互补,抱团研发国家“十三五”重点鼓励的储能新技术,以填补中国储能型应急电源产业的研发空白。

目前航空、银行、医院、能源、消防等行业的服务器、计算机等各类设备受到停电的挑战,应急型不间断电源设备需求广泛。然而,目前不间断电源UPS(即不断电系统,当停电时能够紧急取代市电,如同紧急照明设备)的中高端市场几乎被艾默生、APP、施耐德等跨国公司垄断;近千家中国中小企业则在中低端市场厮杀。

ISPS技术联盟理事长、国彪电源集团董事长孙毅彪对《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国彪在全国率先研发出优于国际水平的不间断电源技术,并申请到国家十多项专利。

但是,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在市场推广过程中,遭遇政策、行规以招标标准等重重掣肘,新技术种子很难落土生长。参与技术联盟的多位企业负责人呼吁:中国需要厚植创新土壤,让民族企业的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技术和品牌能够落地发芽成长。

业内人士认为,储能技术作为影响未来能源大格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进入全面推广应用阶段。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的大规模扩张,储能技术已成为调节可再生能源稳定性的重要支撑。当前中国储能市场已处于爆发前夜,预计未来四五年市场规模将有十倍增长。

目前储能行业“十三五”规划等相关政策正在编制中,有望相继出台。全球范围内的各类型储能项目加速启动、行业巨头陆续加大投资布局,这些都将对中国储能产业的发展形成催化,而应急型不间断电源系统的技术突破和商业化应用也将迎来红利。

ISPS挑战UPS技术

不间断电源是应急电源,在供电系统中保障重要负荷可靠供电。不断电系统设计精密,能使市电与电池或变流器之转换时间更短,弥补发电机或其它紧急电源中断时间过长之缺点。目前UPS已被各高科技产业,计算机界认定为真正能彻底解决电源问题的必要设备。

UPS1976年风行美国,随后流行于欧洲,1993年建立了UPS的欧标。上世纪80年代UPS进入中国,在技术被采用了20年后的2003年,中国出台了UPS国家标准。

目前应急型不间断电源正面临新的技术革命——ISPS(智能型快速不间断电源系统),该技术实现了无间歇切换,智能高效储能,长寿可靠供电,并具有无噪音、无能耗、带载率高、安全耐用等节能环保的特点,改善了UPS存在的效率低、发热量大、带载率低、寿命短、谐波难题等技术缺陷。

据了解,ISPS是储能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和储能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UPS、EPS应急电源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UPS主要是国外的技术和产品,而EPS是由大连国彪电源集团率先开发并推广使用的。近年来,国彪电源集团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发明人孙毅彪带领研发团队,针对国外产品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市场对相关产品的刚需,联合相关领域的企业专家进行了研发实验,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SPS产品,该产品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同样的应急电源技术目前还在APP等国际公司的实验室中实验。

孙毅彪1991年曾是科研机构的研究员,一直致力研发不间断电源技术。1997年开始创业,研发出EPS并冲破消防等体系的各类认证门槛。2000年成立国彪电源集团,根据EPS、UPS的技术弊端,孙毅彪带领研发团队,将这种被权威机构断言“理论上可以办到,但实践中办不到”的技术通过不懈的工匠精神,经过几年的反复试验,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新技术落地难

据了解,目前UPS的市场占有率90%以上,ISPS新技术的推广面临不少障碍。孙毅彪对《财经》记者表示,我们的自主研发产品推广艰难,在市场上可谓“虎口拔牙”。

一些政府部门对自主研发的专利产品采取不支持、不宣传、不推广的态度。一些行业的管理部门提出,这种产品有没有国际惯例,有没有国际标准。担心新东西一旦有差池要担责任。孙毅彪感到无奈:“新产品哪里有国际惯例?哪里有现成的标准?当年UPS在欧洲应用了20多年才有了欧标,在中国使用了20年才有了标准,我们发明的新产品很难得到相关管理部门的认可。管理部门以没有先例,没有标准而拒绝接受。

原大连建筑设计院院长董文彩告诉《财经》记者,管理部门应对自主研发的专利产品以包容的态度给与支持。在标准和认证等方面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让新东西能自由参与竞争。

天津九园低碳工业区管委会张俊主任亦有同感,他告诉《财经》记者,工业区曾有一家企业研发出海上采油装置新系统,但石油企业的采购部门不敢信任自主研发产品,也不愿承担责任,还是采购了英国功效类似的设备,但英国产品的价格则高出许多。

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应急型不断电设备大部分是国有企业采购,国有体制让国企负责人更愿意“明哲保身、平安无事”,不愿意背负尝试创新产品的包袱。同时,企业明知新产品好,但依赖技术惯性,不愿意跳出UPS的巢臼,将应急型不间断电源等同于UPS,见了新产品先摇头。

孙毅彪介绍了几次公司参加招标的经历:银行、医院了解到他们的产品好,但领导最后还是拒绝签字。“一家银行的技术指挥说,东西虽好,但董事长签字,我就采用,否则我不敢担风险。国外品牌,大多数企业都在用,即便今年采购明年坏掉,我也不承担责任,采用ISPS新技术,今年采购哪怕三年后才维修,我也要担任责任。”

目前在客户招标中,一些大型央企、国企喜欢指定国外品牌。即便知道UPS技术性能并没有ISPS先进,也愿意采用国外品牌。据几家联盟企业反映,在参与招标中,这种现象很普遍。

同时,由于招标采取“最低价格”原则,许多行业企业宁愿采购便宜的性能、质量较差的产品,也不愿采购先进的节能环保但价格高出5%-10%的ISPS产品。

孙毅彪说,那怕后续花费更高的维修费,但价格低,面子上好看,又不用担心别人拿“高价采购”说事,采购部门负责人宁愿承担高出10%-20%的维修费。这样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很多鱼目混杂靠拼价格求生的企业也有了市场。

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技术质量部部长衣建全等专家告诉《财经》记者,在招投标中,应该抛弃“唯低价”评标标准,更多注重质量标准,确保诚信、守法的正规企业中标,挤掉那些无良企业的生存空间。“只要产品符合标准,质量过硬,环保节能产品应该优先考虑,其次才是价格便宜。”

让孙毅彪更加担忧的是,自主研发的技术品牌推广面临重重压力,更棘手的是,国外企业通过各种渠道想获取该技术。“如果我们的专利期过了,其他公司就会买了、拆了,推出自己的产品。自己辛苦几年的发明心血就将竹篮打水一场空” 。

据了解,当得知国彪研发出ISPS后,一家跨国公司提出与国彪合作,但被孙毅彪拒绝。他说,这是民族创新品牌,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如果与外国公司合作,技术很可能被别人掌控。

另一家外企发现了孙毅彪的发明,惊讶这种“还躺在实验室”的技术竟然在中国出现。该公司购买了设备,经过分析研究,制造出类似的产品在网上宣传,孙毅彪得知后,拿出两年前申请的专利到企业交涉,这家企业只好放弃生产,并撤除了网站宣传。

董文彩告诉《财经》记者,一方面,新的研发技术面临市场推广的多重政策和制度“拦路虎”;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还没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创新者担心新技术有可能被拷贝抄袭,原创人被抛弃。因此,企业创新的冲动受到了抑制。

孙毅彪说,当年发明EPS时,没有管理部门的标准,没有各种国家认证书,但依靠企业对质量的认可,一路“闯红灯”过来,可谓“横走江湖,虎口拔牙”,如今ISPS新产品又一次面临这样的重重障碍。期待依托企业技术联盟,突破重围,打开国内市场,并“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孙毅彪表示,希望民营企业抱团,共同扛起万众创新的大旗。也期待国家尽快培育鼓励万众创新的土壤,让政策真正落地,给自主研发的民族品牌一个成长的平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