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主题为“亚洲新未来:新活力与新愿景”的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22日在海南博鳌开始举行。
论坛期间,由博鳌亚洲论坛、《财经》杂志、上汽通用汽车凯迪拉克品牌携手推出“2016亚洲经济前瞻指数”,从亚洲经济增长、物价、就业、国际收支等不同角度,对未来亚洲经济的发展前景进行全面分析和预测。
在指数发布会上,IMF副总裁朱民表示,亚洲经济增长仍然强劲,我们估计今年亚洲,特别是亚洲新型经济增长仍然强劲。
【以下为文字实录】朱民:感谢论坛的邀请,使我有机会又一次回到这个论坛,和大家做一个沟通和交流,也很高兴把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给大家做一个报告。
去年我在这个论坛上对亚洲整体的经济发展做了一个报告,今年我想就金融问题专门做一个报告,主题是《亚洲未来的金融市场》,这是今天想做的汇报。再次抱歉,因为我的语言在华盛顿是英语,所以我的PPT也是英语,所以向在座各位对英语不熟的朋友表示抱歉。
波明第一句话讲金融经济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全球的金融市场同样发生重大的结构性变化。这张图是全球的金融结构图,我们可以看到全球金融的去杠杆在发生。美国2002年GDP比重是509,到2004年降到456,其中银行业降杠杆特别厉害,从GDP的211降到109,银行业降了一半,因为银行业是危机的起始点。我们看到很有意思的是,美国市场上升了40个GDP的百分点,债券市场上升了24个GDP的百分点。所以整体金融业以美国为例在去杠杆,但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在上升,银行业的资产在下降。这次危机以后全球金融业一个最大的根本性、结构性变化。
为什么先讲美国?因为接下来是亚洲。亚洲金融在上杠杆。从2002年GDP216,亚洲除了日本、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以外的,特别是发展中亚洲,上升到328个GDP。所以几乎上升了GDP的1倍,亚洲在上杠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上杠杆的同时银行业增长了60个百分点的GDP,股票增长了34个百分点的GDP,债券市场增长了16个百分点的GDP。所以这是一个全面增长,但是银行业增长快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增长。这个和美国的趋势,其实美国趋势代表着全球的趋势,其实是相反的。
为什么一开始讲这个问题?危机以来亚洲金融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走得非常快,但是再杠杆的过程中也意味着风险的可能增加,以及再杠杆的过程中使银行的杠杆再上升,这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发生的一个最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从这个意义来看,银行贷款增加以后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债务负担在上升,这也是亚洲新的情况。
我们可以在债务上升的情况里,蓝色是企业债,上升非常快,国家债务还是比较小,企业债很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其他几个国家从2007年至2014年都增长很快,所以中国债务增长了80个GDP的百分点。所以金融再杠杆的时候反映着整个债务水平在上升。
因为债务上升,主要偏重于蓝的部分,蓝的是公司债,灰的是国债,黄的是居民债,我们可以看到主要偏重在公司债。公司债上升的时候也出现了公司的收入对利率环利息覆盖水平的下降,也就是说公司的收益已经不能覆盖利息支出了,这个占公司比我们叫RCL<1的增长得很多,韩国、印度、越南、印尼。红色的是如果发生冲击可能的增长比例,看到前面几个都有20%左右的公司经营利润收入不足以支付利息,这表明公司的情况在恶化,债务在往外走。
与此同时,外资进入亚洲也很多,所以外国的投资进入亚洲的金融市场,占地方政府债务的比重也逐渐上升。红色最高的是印尼,大家可以看到外资占印尼的比重,在12年前的2004年是2个百分点,印尼现在外资占整个印尼国债的投资水平已经在40%左右。所以外资的移动,特别在美元强劲的今天就会对当地债券市场形成很大的波动,这也是危机以来,特别是2007年、2008年是一个分界线,2007年、2008年在整体外资进入债券市场,特别是印尼和马来西亚整个外资进入当地主权债务市场,是本币,这也是金融发展发生很大变化的原因。
因为外资的进入量大,由此引起的资本波动,引起汇率市场的波动,所以整体亚洲市场的汇率在过去的几年里产生了很大的波动。我们可以看到汇率波动是两个意思,一个是贬值和升值不一,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日本汇率都贬了15%-25%左右,所以汇率贬值有很多,当然也有升值的,汇率的复杂性在于汇率的贬值与升值有2-3个衡量尺度,一是兑美元的比价,一是真实利率水平的变化,也就是对贸易评价的变化。在亚洲因为美元走强发生了反差的现象,兑美元的汇率水平在下降,但兑真实利率水平的比价,一些国家的利率水平还是上升的。产生了资本市场和贸易市场,两个市场汇率水平和汇率变动的不一致,这是产生整个市场投机行为波动很重要的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有升有贬,升是对贸易一篮子货币,对评价而言,贬是兑美元而言,这又是一个出现的新情况。
这对亚洲很重要,因为亚洲是贸易大区。我前面提到外资流入亚洲的规模相比于2008年危机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汇率的波动也是亚洲存在的一个新现象。与此同时,我们再看到我们度量亚洲整个区域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红色是资本流入,绿色是资本流出,两者递减,蓝色是资本净流出或静流入。2016年亚洲总体输入了17.5万亿美金输入了22.5万亿美元,所以亚洲是净资本输出区。这跟前面讲的有很大的差别,亚洲资本净流出4.8万亿美元,这又是亚洲存在的很大背离和差距。这个差距就是一方面大量的亚洲资本投入国外,投入比较安全的资产,比如说美国债券;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国外资本又流入亚洲,投入当地的债券市场或其他市场,总体而言亚洲是资本净流出。
从公司债看国债方面,国债规模在上升的同时有更大地区别,国外投资者、国际资本占当地国债比重不断地上升。我刚才举了印度尼西亚的例子,从2%上升到40%,外国资本在当地债券市场,而不是外币债券市场。由于资本的流动,总体而言亚洲是资本净输出,亚洲净输出4.8万亿美元,输入风险比较高的资本,输出风险比较低的资本。因为关联性,使得亚洲金融和全球金融市场,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密切关联性大大提高,互动在提高,波动性的互动也在提高。这是今天看到的亚洲金融市场的几个最根本的特征。
从这里往前走,未来亚洲金融市场会面临什么挑战?如果把前面说的总结一下,未来亚洲金融市场有处理着现存风险的重要任务,也就是说在需要降杠杆的时候需要降杠杆,需要降低债务的地方要降低资本,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都要加强监管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这是亚洲当今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金融问题。
从未来看,亚洲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一是老龄化。我们看到亚洲老龄化走得非常厉害,2015年从今天开始走到2035年,20年以后的情况,这是全世界的老龄化,这是指人口超过64岁的,也就是说不再工作的,以这个为年龄界限占人口比重的多少?这是全世界的平均曲线,全世界的平均曲线比较低的原因是非洲和南亚的人口增长很快,而且特别年轻。但从亚洲来看这个情况就不太乐观,红色曲线是日本,日本会不断地往上走,日本的老龄化是非常急剧、剧烈的。下面是低龄人口、上面是高龄人口,人口急剧从年轻人口走向高龄人口的比重,典型就是日本。韩国也是如此,老龄化会从15%上升到25%。中国在哪里?在这里,中国长期以来有年轻人口,占整个人口的33%左右,一直维持相当长的时间,这是从2000年至2030年的区间,以后会不断上升,逐渐老龄化,达到老龄人口占12%-13%左右。
三是劳动生产力的水平最近几年在不断地下降。我们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韩国。我们看到韩国这是年份,从2000年开始,韩国从高峰以后劳动生产力水平在不断地下降,这是韩国的例子。这是日本的例子,也在下降,包括中国。中国的增长时间比较短,所以增长高峰以后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也在下降。劳动生产率贡献GDP的增长速度,因为GDP可以化解成资本贡献度、劳动生产率贡献度。劳动生产率贡献度在中国下降非常快,劳动生产率下降和金融有什么关系?有巨大的关系,因为金融不只是贷款给大公司、大企业,金融需要贷给中小企业,金融需要贷给有创新的企业,金融可以发展出创业基金等支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们看全球那么多国家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经验,在过去50年里要使劳动生产率提高,除了创新经验和企业家精神以外,金融支持必不可少。所以又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从现有的银行贷款给大公司、大企业的结构转向创新型、中小型企业,这又是金融结构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挑战。
如果我们把今天整个的亚洲面临未来的挑战,整个金融业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这是第一个,也是最为关键的挑战;面临整个基础设施的挑战,面临扶贫的挑战,面临金融来支持和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挑战,面临金融来支持包容性增长的挑战,这是亚洲今天面临着未来的金融挑战。
把我刚才讲的总结一下,亚洲金融结构在危机以来发生了重大的根本性、结构性的变化,这个变化和世界金融市场的变化是不一致的,有它自身的特点。在加杠杆的过程中业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包括债务上升,包括公司盈利上升带来债务风险上升等一系列影响。但亚洲是一个净支出的输出区域,所以潜力很大。展望未来,亚洲整个金融业面临转型的巨大挑战,因为人口的老龄化,因为基础设施的需求,因为推动劳动生产率增长这个最为根本的需求,以及推动包容性增长所有、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所以今天回头看整个亚洲的金融,总体亚洲的经济增长今年6.5%还是很强劲的,相对于全球的经济状况来说。亚洲的金融整体是健康的,担风险不可忽视。亚洲金融的未来面临巨大的挑战,所以各个国家的政府在今天,各个金融机构在今天就需要采取果断的措施来迎接未来的挑战,使得亚洲的金融在世界的地位越来越高,使得亚洲的金融市场变得更加强劲,来支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谢谢大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