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的和颐事件,真正的要点“涉案男子”没人关注了

标签:
it |
分类: 网络 |
我就知道,“如家和颐酒店事件”中,真正的要点“涉案男子没有归案”这个信息没人关注了。经过社交媒体的持续发酵,如家和颐酒店事件已经成为网民宣泄不满情绪的出气口。
4月6日,如家和颐酒店事件彻底刷爆了社交网络,不管是朋友圈还是微博乃至各地社区门户网站,关于如家和颐酒店事件的讨论充斥着每一个角落。
平心而论,就如同青岛大虾宰客事件本身是个小事一样,在中国每年发生在各大酒店的违法事件最少几十万起,这个女孩的遭遇也真的是一件小事(这里我说的小事是相比天津港爆炸和马航飞机丢失这样的大事来说的),类似的事情每天都在不同的城市上演。
当然这件事情也是一件大事,把小事变大事的“元凶”是社交网络。我无数次的假设:如果如家事件中的女孩没有通过微博发表遭遇,这件事件的走向会如何?或者我这样来问“假如你看到这条新闻后,没人告知你这条新闻很火,你还会很上心的参与到讨论中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讨论这件事情是因为这件事情很火,而不是事情本身。
通过微博和百度指数等各种指数来看,如家和颐酒店的热度显然已经和天津港爆炸这样真正的大事到了一个级别。短短1天内,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14亿,讨论数量186万次。微信上的数据由于是闭环无法统计,但相关的讨论也肯定是几千万级别。
我翻看了下微博和朋友圈,关于这件“大事”,公众所关注的方面包括女子如何防狼、酒店不作为警方不作为、携程旅行网站审核不严格、围观群众的冷漠等等等等。然而这事情真正可悲的地方在于,真正最核心的最应该被公众讨论的“涉案人员是否依法归案”,反而在社交网络上鲜少能看到。
我们对女孩所谓的关心,都是假关心。大部分人通过社交网络对此事发表看法,只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某种不满和说不清楚的诉求罢了。这个女孩所牵涉的酒店、司法、旅行网站等等都成为了出气筒,当然这些出气筒并不无辜,因为的的确确事已发生。
“涉案人员被抓住了吗”,你不知道,我不知道,除了警方和个别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网友,我想没多少人会关心。“涉案人员是精神病还是醉酒还是卖淫团伙代表”这些我们也不知道,我想大部分网友臆想中希望涉案人员最好是穷凶极恶之人,同时最好能顺藤摸瓜挖出更多背后的不法勾当,但如果(我说的是如果)最终警方公布涉案人员只是普通的精神病人或者临时歹意的社会小青年的话,你们反而会失望,因为这与你们心中预想的不符合,你们心中对某某不满的那根柱石会瞬间崩塌,但你们不会表现出来,反而会质疑警方的调查结果。
我在2016年1月30日发表的《由六小龄童事件谈起:Facebook不适合进入中国》一文中提到,现在的中国内地网民,大部分还处在“小白”阶段,也就是没有自己独立思考能力,容易人云亦云被人煽动,从而做出非理性行为的阶段。 这个群体目前占据了中国网民的大部分,很容易被所谓的网络观点和谣言所煽动,从而被动的成为网络戾气的传播者。
而同样的,如家和颐酒店事件再一次证明了中国的社交网络发展到今天最大的矛盾在于:互联网社交网络的高速发展和网民的素质成长不成正比!没有一批拥有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能力的网民,中国只能算互联网大国,而非强国。
关于此事,我们首先要关心的是“涉案男子是否及时归案”,然后再关心女孩是否身心已经缓解过来,酒店等平台是否道歉或者赔偿,然后才是那些无关痛痒的方面。
PS:本文作者丁道师,关于本文所述观点,欢迎来信探讨,微信:dingdao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