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丁道师
丁道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303
  • 关注人气:2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丁道师:由IBM罢工事件再提联想“吃剩饭”策略

(2014-03-19 23:25:43)
标签:

联想

it

分类: 网络

  2014年1月23日,联想宣布收购IBM的X86服务器部门,高达23亿美元的价格创造了中国IT行业最高的并购记录。2014年3月初,深圳IBM近1000名员工出现了罢工事件,业界自然而然的把二者相联系起来,很多人认为“联想收购X86服务器部门”是导致此次罢工的导火线。

  但稍微有点金融常识的人就发现这种评论根本站不住脚。纵观国内外科技行业发生的并购案例,往往从宣布收购到收购达成,这个过程可能经历多达半年甚至数年的时间,大额的收购不节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两国相关部门的审核,很多的手续和流程要走。这次IBM员工罢工时,联想还没有完成对IBM低端服务器部门的收购,公司的管辖权还在IBM手里,和联想没有直接关系。当然这批员工未来的将有望成为联想的一份子,所以此次罢工发生后,联想也推出了紧急的声明,承诺不降薪等多项措施,平息了罢工事件。

  关于这次罢工事件,很多人也会关心联想和IBM的文化是否可以可以相溶,双方合并后能否实现1+1>2的功效。有一个可以佐证的案例是:早在2005年联想就以12.5亿美元(当时折合人民币100亿)的价格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部门,虽然收购后饱受病垢,但最终联想在质疑声中一路成长,到2013年成为了全球排名第一的PC企业。2013年的营业额超过340亿美元、业务遍布160多个国家,让质疑者停止了质疑。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我之前阐述的“吃剩饭”策略。联想三番五次的收购国外巨头成熟的甚至玩剩的资产,我们可以称之为“吃剩饭”策略。“吃剩饭”策略是IT行业的特有的做法,即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市场领导者濒临淘汰的产品,进而重新规划和改造,进而来补足自身弱点或者进入全新的领域。

  能否把“剩饭“玩出新的花样,吃出自己的味道,是我在1月23日发表的文章《对联想“吃剩饭”策略的简单解读》所没有解读到的,今天就由IBM罢工事件为由头,和大家一起解读下联想怎么才能用好“吃剩饭”策略,进而消化成长为国际巨头。

  正所谓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广大科技企业。联想在收购IBM的PC部门后,利用创新化运营的思维,在极短的时间内重新调整PC部门战略方向和发展步骤,用丰厚的研发经验进行研发过程的重新分工,北京研发部门主要做IdeaPad相关产品,而横滨实验室主攻ThinkPad的工程研发,这不仅把遍布全球各地的人才优势充分地发挥、整合起来,进行协同创新,还能够保证24小时不间断地为用户需求进行创新。与此同时,联想每年研发投入5亿美元;还拥有5000多名优秀工程师,设计师和研究人员,100多个先进实验室。最终,到了2013年联想如愿以偿的坐上了全球PC市场的老大,2004年12月底的那次收购IBM的PC部门的决定,在2013年终于得到了全球市场的认可。

  俗话说,水滴可以穿石,联想以10年之功,摸索出了一套垂直整合的经验。当年,整合IBM的PC部门走过的弯路在今天可以避免,总结的经验今天可以使用。

  所以联想收购IBM的X86服务器乃至随后的摩托罗拉移动,相对来说整合的难度要比之前低了很多。长期以来在整个产业都唯Intel马首是瞻的时候,IBM的X86服务器部门是唯一能够制衡Intel的服务器厂商。可惜IBM的X86服务器虽然年营收50亿美元但自身缺乏盈利能力,对IBM是一个大大的包袱,联想拿下了IBM的“包袱”,补足了联想在高端服务器领域的不足(IBM的低端服务器部门,在中国市场的确算高级货),经过几年的整合后,将会成为联想营收的重要来源,更会成为联想布局企业解决方案市场的一大利器。

  有意思的是,联想的一大创新之处在于借鉴了好莱坞大片拍摄手法,吸纳了好莱坞大片的先期统筹和全球化分工经验。联想做一件产品,也分为“剧本”准备阶段和拍摄阶段。在剧本准备阶段,首先要把事情想透了,找到事情的关键点,随后进入拍摄阶段,要找合适的供应商伙伴来提供关键技术和零部件,并且要匹配合适的研发团队,实现跨部门、跨平台协同作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