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柔软处请勿捏

(2013-04-08 19:54:16)
标签:

银熊奖

莎士比亚

爱情

电影

分类: 影评

 

 

1995年,美国独立电影人理查德·克林莱特拍摄了一部纯对话游记式的爱情电影——《爱在黎明破晓时》。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在一辆开往维也纳的火车上相遇,通过谈话逐渐相互了解,一同下车在维也纳这座陌生的城市里四处游逛,沉醉在浪漫的夜色里,直至日出天明挥手告别。这部依靠谈话支撑而起的影片展现了两颗灵魂从素不相识到渐渐了解、慢慢靠拢,直至相知相爱的全过程,独特的形式和风格也为导演夺得了柏林银熊奖。

2004年,导演召集原班人马拍摄了续集《爱在落日余晖时》,九年后二人在巴黎再次相遇,一切都没有改变,两人对彼此的感情,引人入胜的谈话,以及注定要天各一方的分别。九年的沉寂和磨砺让两位主角更加成熟,也让影片更加深刻丰富,充满诗意、扣人心弦。唯一的不同是在九年的漫长等待之后,无法避免的再次离别更加令人心碎不已。

如果说18年前理查德·林克莱特拍摄《爱在黎明破晓时》是为了展示和纪念青涩的美好,那么9年前的《爱在落日余晖时》无疑是在书写刻画残忍的现实了。又一个九年过去了,据说第三部《爱在午夜降临时》也将在今年9月上映,按照此剧一贯的套路,恐怕又是导演编剧演员观众在集体找虐了。

试想一下,在正值青春年少和恰好激情似火的年纪都没有勇气去爱的两个人,如今历经沧桑人到中年,肯定都有了各自的家庭和子女,还能指望他俩怎样?约定二十年后再相会,垂垂老矣之时一起去敬老院坐在摇椅上慢慢聊?实在是让人于心不忍,无法直视。

在日渐口水化和白痴化的流行歌曲都高唱着爱是缪斯女神的吻,谁都应该被宠爱纹身的年代,这种二十年如一日,一日如二十年的永恒实在太过残忍。原谅我不小心入戏太深,所以倒是更情愿第三部的戏路变作《寂寞芳心》,甚至或者是《她比烟花更寂寞》,终结痛苦,或者通过终结生命以终结痛苦。

我不反对导演喜欢这出二十年如一日的悲剧,莎士比亚早在四百年前便已总结过,悲剧更能打动人心,因为悲剧具有比永恒更隽永的力量。可我又忍不住疑惑,若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是来自于家族仇恨,《罗马假日》是为了国家荣誉舍弃小我,《廊桥遗梦》中的分别是因为家庭和责任,那在社会越来越人性化、观念越来越开放的现在,日出之前又日落之后两人一而再再而三的错过又是为什么什么?

是因为不够勇敢?不够自信?太过理性?还是因为害怕失败?害怕后悔?害怕结束这种痛苦的互相折磨的状态?害怕彼此生活中所有将要出现的种种改变?想来想去病因恐怕只有一个——还是不够爱啊!

环顾眼前这个世界,大多数人都缺爱,真心有限,经不起如此肆意挥霍,而当我们鼓起勇气把心底最脆弱的部分双手奉上时,唯有一句:贵重物品,小心易碎,柔软勿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