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和他的春晚【原创】
(2010-02-19 16:16:07)
标签:
赵本山春晚小品笑星娱乐 |
分类: 杂谈 |
1990年,一个穿戴邋遢、长相土得掉渣、名不见经传的东北农村青年,有些腼腆、有些拘谨、有点狡黠、弓腿歪步地走上了万众瞩目的春节联欢晚会,从此,开始了征战春晚的漫漫长路。今天,他创造了笑星二十年不倒的神话,赢得了小品之王的美誉。他就是被一些人称为“民间表演艺术家”的赵本山。
我们先来看一下他和搭档在春晚上表演过的小品名单:
首先,我们应该感谢这些小品的作者,是他们的辛勤劳动,为小品的繁荣和延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赵本山、宋丹丹、范伟、高秀敏、小沈阳等人发挥喜剧天赋创造了条件。
二十年、二十个小品透露出如下特点:
1、三个阶段。可以把赵本山的表演之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0-1998年,赵本山从青涩到成熟,从小品演员成长为笑星。
第二阶段:1999-2008年,赵本山从成熟到游刃有余,从笑星逐步过渡到表演艺术家。
第三阶段:2009年以后,赵本山甘当绿叶,扶持新人。
2、两个系列。
白云黑土三步曲:《昨天今天明天》、《小崔说事》、《火炬手》。
“忽悠”三步曲:《卖拐》、《卖车》、《功夫》。
(我个人认为:《相亲》、《小九老乐》、《我想有个家》可以算作婚恋三部曲。似乎还有两个三步曲没有完成:打工系列:《钟点工》、《送水工》……拜年系列:《老拜年》、《拜年》……)
3、艺术形象独一无二,喜剧风格老少皆宜。
一顶破旧的卷了舌的老解放帽,躬背鸭行的舞台身段,提炼东北二人转语言精华、形成独特的赵氏幽默,是赵本山的三大标志。略带夸张的表演,机智诙谐的对白,憨而不蠢、滑而不奸的人物塑造,浓郁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纯朴的东北农民形象深入人心。
4、成就自己,也成就别人。
范伟、高秀敏、小沈阳、毛毛、王小利等人都是通过和赵本山的默契配合而成名的。
崔永元、毕福剑借助小品平台,发挥专业特长,为赵本山增色不少,自己过了把瘾不说,也使国人更加关注他们各自主持的栏目。
宋丹丹成名较早,与赵本山的合作,既奠定了赵本山“小品之王”的霸主地位,也巩固了自己“中国第一女笑星”的称号。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尤其是2000年至今,没有赵本山的春晚被认为是遗憾的、不可想象的。此前的姜昆、陈朱组合、牛冯组合、赵丽蓉等人也曾是国人期待的春晚人物,但他们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光芒难再;黄宏、蔡郭组合、巩汉林、郭冬临等人虽然还活跃于春晚的舞台,然而从表演风格和受关注程度上看,恐怕很难达到赵本山的水平。春晚和赵本山产生共振,实现共赢,达到了大于二的效果。
当然,赵本山不会永远留在春晚,不上春晚,他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其他的事;没有了赵本山,春晚也一样会办下去,推陈出新,为老百姓的除夕夜送上欢乐。但是,那时的春晚无论多么精彩,也难以抹去我们——和赵本山小品一道在快乐中成长成熟起来的人——的美好记忆。
谨以此文献给——难忘的二十年,难忘的赵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