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漫话》摘录

(2010-08-09 14:17:01)
标签:

杂谈

 《教育漫话》刚刚读完,现将摘录发布,与大家分享。

 

Ø  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

Ø  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要使年轻人精通任何一门科学”或“扩大心智所有知识”,而是“打开他们心智,装备他们的心智”,“增加心智能力。”为了培养能力,洛克重视智育方法,并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见解,包括:(1)不能强迫儿童学习,反对教师用斥责和惩罚的方法去使学生注意;(2)主张启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自己去要求学习,把求学当成一种游戏或娱乐去追求”;(3)教育孩子“要在明白简易的地方开始,一次不要学得太多,同时也要善于激发儿童的努力”;(4)应当鼓励并尽量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并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兄。(5)培养动手能力,如引导儿童自己制作玩具,学习一种手艺或园艺等.这样既可调剂生活,又可获得一些必要的知识技能,还可防止儿童将宝贵的光阴虚掷在无益的事情上。洛克还一再强调教育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对于年幼儿童,可以寓教学于游戏之中等。

 

Ø  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爱尔维修

Ø  人生幸福有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述: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

Ø  儿童的心智易于引导就像水性易于引导一样:

Ø  凡不能控制自己的爱好、不知道如何抗拒当下的快乐与痛苦的纠缠、以便听从理智的告诫的人,便缺乏德行和勤勉的真正原则,就有流于一无所能一事无成的危险。

Ø  我一直劝告做父母的和做导师的要永远牢记这一点,即应当把儿童当作理性动物来对待。

Ø  我们借以使儿童走上正道的奖励与惩罚完全属于另一类,它们具有那样一种力量,乃至一旦我们能使它发挥作用,事情便大功告成,困难便成为过去。人们一旦领略到尊重与耻辱的含义,尊重与耻辱对于他们的心灵便是最有力量的一种刺激。

Ø  儿童(也许比我们想到的时期还早)对于表扬和称赞是极为敏感的。他们觉得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赞誉是一种快乐,尤其是在受到父母与自己所依赖的人的尊重和赞誉的时候。

Ø  名誉是大家根据理智、对于有德行的良好行为的一种不约而同的证明和赞扬,

Ø  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乃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得像做游戏一样。

Ø  儿童不是可以用规则教得好的,因为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

Ø  照料儿童的人应该仔细研究儿童的天性和才能,并且应该经常试试,看他们做什么事情比较容易,什么事情比较适合于他们;应该看看他们天生是一块什么样的材料,这块材料怎样才可得到改进,适合于做什么;也就是说,他应该考虑儿童缺的是什么,所缺的东西他们是否能够通过努力去获得,通过实践去吸收,并且值不值得去努力。

Ø  率真的不加造作的本性,任其自然,要比人为的丑态和那里刻意的怪样好得多。

Ø  最应该花时间、下苦功夫和努力的,是使他们养成德行的原则、实践和良好的教养。

Ø  但是我必须不客气地说,只有把子女的幸福奠定在德行与良好的教养上面,才是唯一可靠的和保险的办法。造就一个人才的,不是学生中间玩弄的恶作剧或欺骗,不是他们的彼此无礼,也不是一起偷盗一座果园的周到的计谋;要造就一个能干的人才,需要的是正直、慷慨大方和严肃认真的品质,并加之以观察与勤奋,而这些品质我认为学校里的学生们是不能彼此学到多少的。

Ø  儿童应学的东西,决不应该变成儿童的一种负担,也不应该当作一种任务强加在他们身上。

Ø  虽然在没有心思或者另有用心的时候是学不好所学的东西的,但仍然有一件事非常重要,值得我们去努力,即教导儿童学会自我控制,能够在权衡选择之后放得下正干得起劲的事、而毫不为难地高高兴兴地去做另外一件事情,或能够在任何时候摆脱懒惰的心情、精力充沛地投入到理智或别人指导去做的事情中去,

Ø  凡是冷静地出自于父母的理智的东西,就具有最大的力量;

Ø  责打如果不能产生良好的影响,它看起来便不像是出于一位有同情心的朋友的善意,而像是出于一个被激怒的敌人的愤怒了,这种惩罚只是惹人恼火,却没有一点点使人改进的希望。

Ø  教养润饰了人的所有其它美德而使之光彩夺目,使这些美德变得有用,为美德的拥有者赢得了周围人们的尊重与善意。

Ø  没有经过琢磨的钻石是没有人喜欢的,

Ø  在大多数情况下,做事的态度对后果的影响较之所做的事还要大;

Ø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只有到了习惯成自然的时候,才能做到恰到好处,就像技艺高超的音乐家,指端所触,无不成调,不必用心,也不必思索。

Ø  导师的重大任务在于塑造学生的言行举止,培养学生的心灵;在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德行与智慧的原则;在于将人世的真情实况逐渐地显示给学生,使学生喜爱并且模仿优良的值得被人称赞的行为;在于培养学生的活力、积极主动的精神和勤奋不懈的品质。

Ø  听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习惯于运用理智来想一想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会使得规则更容易被接受、在学生中间扎下的根更深v并且会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受教:

Ø  一个人忍受自己的拒绝总是比忍受别人的拒绝要容易一些。

Ø  就儿童的每一个行为而言,无论它涉及什么事情,是大事情还是小事情,我们主要(我几乎要说是唯一)应当考虑的是,它将对儿童的心灵产生什么影响;它会使儿童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当儿童的年岁大了一些时它是否还适合于他,如果对它加以鼓励,当他长大成人之后它会把他引向何处。

Ø  儿童的其它欲望应该加以抑制,但他们的好奇心却应当小心地加以呵护。

Ø  关于事物的获得与占有,要教导他们把自己的东西分给朋友,一点不为难,不吝啬,要让他们从经验中知道,最慷慨的人总是得到的最多,而且还能得到别人的敬重与称誉,这样他们很快就会去学着那样做了。

Ø  学习可以变成儿童的一种游戏、一项娱乐,觉得如果学习被儿童当作一件充满荣耀、名誉、快乐及娱乐意味的事情,或是把它当作了某事的奖励;假如他们从未因为忽略了求学就受到责备或惩罚,他们是会向往求学受教的。

Ø  在对儿童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一些事项是务必遵守的,就是在大多数的情形之下,如果他们遇了困难,不宜通过提问的方式,要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难题的途径,因为这会使他们更加迷茫;

Ø  由于他们对同一件事物很快就会感到厌倦,所以他们的快乐几乎都是建立在变换与多样化上面的。

Ø  你不能在一颗颤栗的心灵上写上美观平正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美观平正的文字是一样的道理。

Ø  和蔼勉励的言语能够更好地做工作、更卓有成效地影响一个俯就的心灵,甚至可在相当程度上预防粗暴、专横作法常在健全、豁达的心灵上造成的刚愎任性的缺点。

Ø  一个印在蜂蜡或铅材上的印象决没有印在黄铜或钢铁材质上的持久。

Ø  正确地写与正确地说,可以增添人的魅力,使他人乐于倾听他的发言

Ø  对原著的钻研学习决不会成为一个推崇过分的主张。这是研究任何学问的一条最便捷、最稳妥,乃至最惬意的途径。

Ø  据说次序与恒心是使得人与人产生重要区别的原因

Ø  “智慧所在,神性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