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开腿
春天在四季当中是一个最为舒畅的季节,万物复苏,温度适宜,这个季节最适合外出踏青春游,三五成群走在公园、野外,感受春天的力量。
在这样的一个季节,阳气始动人们脾胃之气也随之而动,容易胃口大开。
但这却不是一个可以让我们“胡吃海喝”的季节。
传统文化认为春天应该以素食或者辟谷为主,
这样既能清理体内的“三尸九虫”,
又可以趁此机会升发阳气,排出身体内上个冬季所郁积的寒湿邪气。
管住嘴
谈及管住嘴,人们会直接联想到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道医认为在“吃”上是有很多学问,不仅是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的问题,更是“要不要吃,怎么吃”的问题。
传统道医认为,人体中存在着“三尸九虫”,其存在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它们依靠人类谷物而生存,会耗散人身体内的阳性精华。
关于三尸九虫论述,道家典籍中论述颇为复杂,在此不一一举例说明。
简单而言可以大致理解成为与物相的细菌、病毒一类对应的质象存在,跟中医藏象概念的性质比较接近,其在人体中是“隐显共存”的。
例如,胃腑中的胃虫,在物相上的对应是“幽门螺旋杆菌”,它是造成胃炎、溃疡和癌症的消化道杀手,但是在质象中却以另一种形象出现。
人体内九虫的存在,根本上源于人类生理功能的退化。
道家修身文化研究认为,在人类生理功能退化史上,存在六个大的退化期和转折阶段。
其中,饮食功能的退化,是三尸九虫在人体内生发的根本原因。
元 张观卷 山林清趣图
人类的饮食结构,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先后经历了:
无食无饮期→食地餐天期→食浆餐果期→餐谷食素期→素主腥辅期→腥素颠倒期
其中的“餐谷食素期”阶段,是人类开始产生与三尸九虫共生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饮食特征,就是食五谷,开烟火。
要借助经过烟火加工过的食物,维持身体生命功能的延续,维持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
因此,道学中将三尸九虫中的九虫又定名为“谷虫”。
既然九虫是谷虫,就可以通过辟谷,不食烟火加工的五谷,只食生水果与生菜蔬,来达到驱除九虫的效果。
在传统节气文化中还有着类似的痕迹,每年清明前一天民间又称之为“寒食节”,这一天不食用经烟火加工的食物。更早时候不是寒食日而是而是寒食月,在此月内感恩天地之德,不食烟火加工的食物以消除三尸九虫的影响。
但随着历史道德文化的退隐山林,人们逐渐忘却了寒食月的意义,最终仅留存了一天作为纪念,甚至连寒食日这一天存在的意义也淡忘了。
时至今日,又有多少人知道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日?
《灵宝经》曰:“是月三日,修荡邪斋。”
古人认为在寒食月前后应主动斋戒、素食甚至休谷,这样就容易荡涤体内五臟六腑中的阴邪之气以及病气、浊气,迎来全年的健康和幸运。
春天是一个生长的季节,传统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曰: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春天主生,春天应该给与生命的成长而不是扼杀,这样才是顺应天时,
人们在春天也应该顺应天时,多以慈悲生长感念万物,
春季当以素食为主,如果能够自然辟谷以辟谷虫,改善身心内环境的效果自然更加理想。
所以春天“管住嘴”很重要。
元 佚名 传宋李唐 竹阁延宾图
迈开腿
春天阳气经历了冬季的蛰藏,
在冬至一阳生,阳气开始由地球内部上升,二月二为传统节日“龙抬头”,
古人观察到这一天阳气已经升出地表,由此开始不断上升,以至于在夏至升已而降。
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开始生长,人体阳气也开始由内部向外部扩散,
因此在此期间应顺应外界天时,适当运动,加速自身阳气发越于外,
《黄帝内经》称此期间应该“广步于庭”,正是此意。
适当运动还可以生阳气,即道医所谓“动以生阳”,
可以适当选用“灵剑子导引法”“太极修身”等方法,加速阳气的生成与升发。
元人 林亭秋画
在此温和的春季,春游踏青,也是舒畅情志,释放冬季郁积寒湿浊邪的好时机。
人们经过上一年秋冬两季,如果生活不慎,或可能感染风寒湿等外邪,又或者情志不而内生邪气,
而在春天随着阳气升腾外越,也是排除体内风寒湿邪气以及情志浊气的绝佳时机。
此时适当练习导引之法,加强经典诵读,可以快速获得自然中的天德地气,排出自身浊气。
在此难得春日,何不恭敬天地,食素或者寒食,带上家人,邀三五朋友,出游踏青,观海赏花,以此共治内身国,花开吉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