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和不少朋友交流,有朋友在反弹中赚死,有朋友看着别人赚钱就眼红了,然后操作起来特别冲动。有个朋友现在就重仓一个还没怎么反弹的股票,说这么多股票几天就反弹了近50%,他决定相信,他买的那个一定也能搞上去至少30%。但恰恰这种时候,一定要注意,雷很多千万别踩。
一,去年相同的一幕
当时那朋友的思路,让我直接想到了,去年有几个朋友做水泥股,亏得一塌糊涂。当时10月份水泥股普遍反弹,就有很多人追进去。说起来振振有词,当时资源价格都在涨,涨价的品种都是两倍、三倍的涨。水泥跌了一年刚反弹30%,外加水泥价格一定也会大涨,所以后面一定还有大戏。但当时我用「博尓系统」观察了一下水泥股,就觉得不对,因为反弹途中可以回落,但股票要走波段反弹,必然有机构资金积极参与,整到反弹连「机构库存」都消失了,就说明机构资金都放弃,还想翻倍就太难了。
之前博客里讲过这事情,我用「博尓系统」的截图还在,橙色「机构库存」消失的状态,一看就明白。结果水泥价格在去年4季度是飞涨了,但股价跌的一塌糊涂。
二,反弹中量化交易的作用
这里也简单说一下如何用「博尓系统」量化交易,大家直接到应用市场,搜索并且安装一个「博尓系统」的手机应用,安装之后,即可免费量化自己关心股票的交易状态。对于大家来说,有三个好处。
1.
2.
3.
4.
而眼下也是一样的,反弹的时候,股票反弹落后没关系,但机构资金必须积极参与。否则像中航光电(002179)前段时间反弹非常明显,但上周行情好了,它反而创新低了。而用「博尓系统」去量化,创新低的背后,就是橙色的「机构库存」消失,说明当时反弹,机构资金就不认可。这种反弹当然就短命。
实际现在落后,然后不断加速反弹的股票是有的,全都是机构资金在没涨的时候已经持续不断出现,提前于市场积极动作。就像国联水产(002104)在3月14-18日,股价震荡了一周,用「博尓系统」量化交易,就能发现橙色的「机构库存」在震荡中从无到有总体增加,提前出现,构成「机构蓄势」。相反,当时看走势,在3月14-16日的三天里股价低位还下杀,大有破位下跌的态势,加之当时太多股票都是纷纷破位跳水,所以实际看走势是很危险的。 但结果是本周一股价上涨13.48%,这两天总体趋势依旧向上。
另外,现在的市场,多数时候成交量打不到1万亿,最近两天的缩量也很明,显然不足以照顾所有的股票。于是必然又是资金汇聚于部分股票中突破,其他股票失血,直接导致有人赚翻,有人满仓踏空。对此,大家最好先到应用市场,装好一个「博尓系统」的手机应用,再自己去量化交易,看手头股票是不是出现了机构库存持续不断增加的状态,这是股价爆发的前提,失去了这个前提,很容易在行情的反弹阶段踏空、后悔。要是不管不顾,看到别人赚很多就丧失理智,那么操作风险就更大。